甲胎蛋白高到多少,意味着得了肝癌?医生说了这几个数字要谨记

浏览 10

“医生,我这个AFP数值怎么这么高?是不是得了肝癌?”相信大家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心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尤其是肝功能检查中,甲胎蛋白的指数升高,让人一下子陷入了对肝癌的恐慌,今天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什么是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也是一种肿瘤标志物,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胎儿血液循环中浓度比较高,但是随着宝宝的出生,甲胎蛋白的含量会慢慢下降,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个月到3个月的时间内,甲胎蛋白就被白蛋白所取代,也正是如此,在正常情况下,普通成年人的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其实是很低的。

现在临床上,甲胎蛋白被用作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而且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甲胎蛋白在很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都有比较高的浓度,它和肝癌以及其他多种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

哪些情况会引起甲胎蛋白升高?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科翁勰医生告诉我们,其实临床上只有70%的肝癌患者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而且其他情况也可能会引起甲胎蛋白的升高,比如存在生殖系统肿瘤、乙肝的感染、慢性肝硬化等等,需要医生仔细鉴别。

总的来说,甲胎蛋白升高,可以大概分为肿瘤性、非肿瘤性、生理性3种情况:

肿瘤性: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肿瘤等等。

非肿瘤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良性肝病。

生理性:甲胎蛋白由胚胎干细胞分泌,胎儿的肝细胞没有发育分化完全,分泌的甲胎蛋白含量较大,可以通过脐带血进入母体的血液中,所以妊娠期孕妇甲胎蛋白会升高,这种升高是生理性升高。

甲胎蛋白高到多少是肝癌?

一般情况下,普通成人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应该是<20μg/L,翁勰医生提醒大家,如果排除了各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在随访的过程中,甲胎蛋白达到200μg/L超过8周,又或者达到400超过4周,需要高度注意有没有肝癌的发生发展。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指出,在排除慢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怀孕、睾丸或者卵巢胚胎源性肿瘤等等情况,肝癌的诊断标准为AFP≧400μg/L。对于甲胎蛋白低度升高的患者,应该做动态观察,并与肝功能变化做对比分析。

针对肝癌的高危人群,《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还指出,乙肝患者、丙肝患者或者任意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应该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的检测。如果甲胎蛋白数值升高,尤其是持续升高,应该及时进行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CT、超声造影及普美显动态增强MRI 4项检查,以便于明确肝癌的诊断,尽早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