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脑血管病专科主任 王艺东教授
2021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脑血管病专科主任王艺东教授提醒,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关键在于尽早识别卒中症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突发行走不稳、视物不清,也可能是脑卒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是严重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近几年来,“中风120”这个适用于国人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王艺东教授介绍,通过“中风120”的方法可以快速发现3个常见的中风症状,但也忽略了一些不少见的中风表现,如突发行走不稳、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等。因此,国际上近两年在原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待识别症状:身体难平衡、眼睛看不清。这两个症状的增加可以使公众在家自我识别卒中的成功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超过90%。
“中风120”源自于美国的脑卒中识别宣教——FAST:“F”为Face(面部),“A”为Arm(手臂),“S”为Speech(言语),“T”为Time(时间),表示要及时送医院诊治。如今更新后的快速识别中风的方法简称BE FAST,其中“B”为Balance(平衡),指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为“Eyes”(眼睛),指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突发行走不稳、视物不清,也有可能是脑卒中‘找上门’了。”王艺东教授提醒。
脑卒中快速救治,抓住6小时“黄金治疗期”
王艺东教授介绍,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约占脑卒中的70%,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取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应对缺血性脑卒中,国际上公认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发病4.5小时内,在我国,部分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也可以进行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则可以在发病24小时内,但大部分患者只适合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动脉取栓,超过6小时就需采用特殊的影像检查评估,才能决定是否可以采取取栓治疗。出血性脑卒中通常病情较重,不少患者需要早期手术治疗。
“若超过上述发病时间再进行治疗,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将明显降低,致残和死亡的机率都大大增加。”王艺东教授提醒,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具备相应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通常是三甲医院)接受规范救治。
为更好地宣传脑卒中防治的知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将组织脑卒中相关科室专家,于10月29日上午9:00-11:00在海珠区好信广场举行大型义诊活动。义诊专家来自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和中医科,将提供脑卒中的救治、预防、康复、中医调理和护理等全方位的咨询,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与。
义诊及公益活动信息
1、活动时间:
2021年10月29日上午9:00-11:00
2、活动地点:
海珠区南洲北路好信街8号好信广场
(1)公交线路:247(总站)、239、546、779、836、961。公交站名:南洲北路。
(2)地铁:距地铁2号线东晓南站A出口700米,在A出口处上述239、779、961公交线路均设有站点。
3、义诊专家:
神经内科:王艺东主任医师、彭晴霞主治医师、黄丽葵副主任护师、陈燕主管护师、郭玥主管护师
神经外科:王圣文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龙会宝副主任医师、李丽敬主管护师
心血管内科:温主治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孙侃副主任医师
康复科:金冬梅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林玉洁主治医师
4、活动内容:
(1)脑卒中防治、康复、中医调理和护理咨询
(2)免费检测血压
(3)免费检测血糖
(4)心肺复苏技术和简易除颤技术指导
(5)免费发放脑卒中防治科普资料
◀专家简介▶
王艺东,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脑血管病专科主任、卒中中心医疗总监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卒中康复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第五届羊城好医生
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30年,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作为负责人已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基金共10项资助,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20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6部。
王圣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 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医师分会 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脑血管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高级卒中中心 临床秘书
201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专注于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急性缺血性卒中、脑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狭窄等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
龙会宝,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老年健康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委员会委员、从事急诊科工作15年,目前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三项国自然与两项省自然基金研究基金。
温主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2005年中山大学本科毕业, 2013年取得中山大学心内科医学博士学位。有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晕厥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主持省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曾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至今发表心血管疾病相关学术SCI论文10余篇。
孙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神经与内分泌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从事内分泌相关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20余篇;主持国自然面上及青年项目等科研基金7项。
金冬梅,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神经康复专科主任,美国西北大学芝加哥康复中心博士后。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治疗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康复治疗分会会长,呼吸功能分会常务委员。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昏迷等神经系统重症疾病的康复有丰富的经验,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为肉毒毒素在神经疾患的应用做积极的培训和推广,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发表论著近20篇,其中SCI收录第1或共同第1作者10余篇。
林玉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临床博士
广东省老年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委员、广东省睡眠医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传统医学学会委员
擅长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睡眠障碍、内科疾病、疼痛等的中医诊治。擅长运用多种中医手段和中药剂型进行病证结合、辨证施治。同时擅长用中医调息放松、中医经络操等手段进行个体身心调治、压力管理、情绪调节,提升个体生命、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彭晴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委员
201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6年,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基金项目,并发表相关SCI论文;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对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应用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黄丽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护师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0余年,致力于护理管理20余年,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科护长、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护理教学委员会成员、 压疮专科小组核心成员,在老年护理与安全管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导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护理用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学术任职于广东省护士协会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分会委员,广州市长期护理评估专家。
陈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现任神经科区护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人文关怀&伦理护士分会委员,曾带领神经科护理团队取得卫生部先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及获得广东省第二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放射性脑脊髓病等护理。在全国医疗护理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文章,获护理用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院内基金一项。
郭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现担任脑卒中康复专科护士、脑心健康管理师,着重于脑卒中专科护理,对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出院电话及门诊随访,参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门诊筛查。在全国医疗护理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文章,获护理用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院内基金一项。
李丽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管护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区护长、广东省护理学会第八届急诊护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第一届急诊护士分会委员
(通讯员:张阳、黄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