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别乱掏,当心引发耳炎!给你4个好用的处理方法

浏览 24

近期,钟小姐因右耳疼痛、耳闷、流水一周到南方医院增城分院耳鼻喉科就诊,患者两周前到海滩游泳,游泳后第二天出现右侧耳闷感,未予重视,三天后出现右耳闷加重、右耳疼痛及流水症状,到当地诊所予口服抗生素及滴耳液治疗无好转,于是到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就诊。

经耳内镜等检查后发现患者右耳有耵聍团块栓塞,周围皮肤红肿糜烂,红肿明显,有脓性分泌物,鼓膜完整,诊断右耳弥漫性外耳道炎,耵聍栓塞,予行耳道清洗、抗生素口服、抗生素滴耳液滴耳、耳部微波理疗三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后见耳部炎症明显消退,嘱其继续滴耳液治疗,并嘱其禁耳进水一周,一周后耳部炎症完全消退。

耳朵进水的危害有哪些?

南方医院增城分院耳鼻喉科主任李琦介绍: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组成的,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就是鼓膜。只有外耳道有一个开口直接与外界相通。当耳朵进水后,水滴会停留在外耳道,当一些人的耵聍(也就是耳屎)比较多时,经过水的浸泡后,耵聍就像是吸了水的海绵一样逐渐膨胀起来,这时很多人会感觉的耳朵有闷胀堵塞感,听力也会有所下降。

有些人耳朵比较干净,没有耵聍,但是进水之后还是觉得耳朵不舒服,甚至还会觉得耳朵疼痛。因为外耳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只有一个开口,进水之后,特别是不干净的水,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霉菌,从而引发外耳道炎或者是鼓膜炎。

还有人在游泳的时候,不小心呛了水,这时有可能会造成水从鼻子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发中耳炎,严重的还会造成鼓膜穿孔,从而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的症状。

还有一类人本身存在鼓膜穿孔的,因为鼓膜穿孔后非常容易感染,临床建议不要游泳,否则会导致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或者更严重的后果。

如何预防耳朵进水?

李琦主任表示:一般来说,由于耳道内有空气,还有耳廓的保护作用,只要不是特别激烈的转向或翻滚,耳朵进水也仅停留在耳道外部。但若在水中经常侧转身,耳道内就有可能进水特别严重了。就像瓶子倾斜的话,就能把水灌进去了,但若瓶口垂直水面插入,由于空气不能排出,水就进不去了一样。

如果担心进水的话,建议使用合适的防水耳塞和鼻塞,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耳朵进水了。

那耳朵进水该怎么办呢?

李琦主任建议,可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包括单足跳跃法、活动外耳道法、外耳道清理法、躺睡法等。单足跳跃法就是耳朵朝地下,然后单足跳动,通过重力和惯性作用把水分从耳朵弹出来;活动外道法就是反复间断按压耳屏堵塞外耳道口,通过产生的负压吸力把耳朵里面的水吸出来;外耳道清理法就是用干净的消毒过的干棉签带棉絮的缓慢轻柔旋转伸入外耳道,通过棉絮吸水作用的把里面的水分吸附出来;躺睡法就是侧卧位,耳朵朝下通过重力作用让耳朵里面的水自然流出来。

用完这些方法后,还可以使用4%的硼酸酒精轻轻在外耳道擦拭,或者用消毒过的干棉签旋转进外耳道吸干水分,动作要轻柔。

如果在游泳或洗澡后通过使用上述方法还是出现耳部不适感,建议及时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找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处理。

(通讯员:刘进娣、刘土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