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常规仪器你需要了解的知识

浏览 7

血常规仪器是对血液进行检验的设备,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活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反之,组织或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常规仪器分析的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血常规仪器检测准确性?

1、采血部分血液分析一般要求用抗凝的静脉血,血常规仪器尽可能不用末梢皮肤穿刺采血。因为不同部位皮肤穿刺血的细胞成分及细胞与血浆的比例常不一致,与静脉血的差别更大。从技术角度讲,毛细血管采血量较少,全自动的血液分析仪需血量较大,不易采到足够量,更不能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重复检查,因此除了少数不易取静脉血如婴儿、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及某些需要经常采血检查的病例,如白血病、肿瘤放疗或化疗病人外,均应采用静脉血检测。

2、容器选择存放:抗凝血的容器应尽量采用密闭式的,以防止水分蒸发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为了减少对血小板分析的影响,应使用塑料试管,采血后应立即混匀。如果采用玻璃制品应首先对容器进行硅化处理,以防止血小板黏附,造成血小板计数的减少。目前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系统,这一系统使标本在采血和测试期间完全与外界隔离,避免空气或异物污染血液,也防止发生溶血,提高检测准确性,同时也防止采血及检验人员因直接接触血液而受到感染的危险。

3、抗凝剂,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SCH)推荐使用的抗凝剂是二,含量规定为1.5-2.2mg/ml血。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也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二钠用于血常规检查与二抗凝血的结果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其溶解度较低,抗凝速度慢,不适合末梢血的抗凝。需要注意的是二可以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MPV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方趋于平稳。枸橼酸盐类抗凝剂对MPV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极小,可用于血小板的分析。

4、稀释标本在使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时,血液需要经过预稀释以后方能检验,应特别注意稀释溶血现象。稀释溶血是指血液经高倍稀释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血细胞自行溶解的现象。所以血液稀释后应尽快测定,以避少数量的减低。

5、溶血标本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由于标本的处理不当,例如采血不顺利、剧烈震荡等,可以造成标本试管内溶血。溶血严重的标本可以使红细胞和血球压积下降、血红蛋白相对增加,导致MCH和MCHC增高,l4d5wer;而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这一结果可以使临床医生作用错误的判断,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对于溶血的标本,应重新采集标本后测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