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常规怎么取大便

浏览 7

除了在小时候某一段时期,对大便有着特别的好奇以外,正常心理的成年人基本上没有谁会对大便有着特别的兴趣,有的人甚至在蹲号的时候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连续冲掉了大便。“脏”、“臭”等等字眼与大便有着密切的关联。

有些体检中心的体检套餐中,甚至直接取消掉了便常规,而有些包含有便常规的体检,体检者也往往嫌麻烦放弃不做。对便常规的检查,不仅仅是体检者,甚至有些医生的认识也停留在“检查寄生虫”的层面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实,人体任何一种代谢产物,都是人体健康的镜子,而大便的颜色、形状等性征,与消化道的疾病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医院的便常规检查内容各有不同,总体上包括颜色、性状、粪便细胞、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以及查虫卵等几项内容。正常大便一般来说,黄色成形便,没有红细胞及白细胞,没有虫卵和原虫。

(一)从便常规的化验单上来看,首先第一项就是颜色:

正常粪便为黄色或棕色,含有粪胆素,如果粪便中含有没消化完的蔬菜水果,也很可能呈现绿色和鲜红色,所以当粪便的颜色出现异常时,先不要惊慌,回忆一下自己吃过的食物组成。

淡黄色:一般未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儿大便才是淡黄色,成年人很少出现淡黄色的粪便,但是服用含有大黄的药物后,很有可能出现淡黄色的粪便。

绿色:排除掉未消化的蔬菜因素,绿色粪便提示肠道蠕动过快,胆绿素尚未转变为粪胆素。

白色:如果不是服用钡餐后出现白色大便,提示可能是胆道阻塞或阻塞性黄疸。

果酱色: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单纯性出现果酱色大便,基本可以排除阿米巴痢疾、肠套叠的可能,回忆一下是不是咖啡或者巧克力吃多了。

红色:出现红色大便会引起大多人的恐慌,以为有什么重大的疾病,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出现了痔疮、肛裂、或者只是吃多了西瓜和番茄。但如果大便比较稀还出现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排除肠息肉和结肠癌的可能。

黑色或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出血、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肿瘤等。

(二)粪便的性状:正常的大便为条状成形,大便形状的异常,能提示很多种的疾病发生。

乳凝块便:常见于婴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全,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米汤样便:霍乱、副霍乱导致的米汤样大便,同时会发生剧烈的腹泻而后呕吐。

细条、扁片状便:见于结肠癌、结肠紧张亢进、直肠、肛门狭窄等。

黏液脓血便:见于急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结肠癌、直肠癌等

黏液便:见于肠壁受刺激、直肠炎、肠痉挛、慢性结肠炎等

粗棒状或球形便:便秘或儿童的巨结肠症

大便稀溏:提示有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窦潴留等

水样便:是常见症状之一,一般是秋季轮状病毒感染导致急性肠炎,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倾倒综合征等等。

(三)粪便中的细胞

白细胞:正常粪便是没有白细胞的,即便是有也数量极少,只有出现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虫病时,身体激发免疫机能出现白细胞。

红细胞:正常粪便也是没有红细胞的。上消化道出血时,由于胃液的消化作用,红细胞已被破坏,粪便是看不见的,而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痔疮、急性血吸虫病等可能出现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或者白细胞与红细胞并存。

巨噬细胞: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肠炎,偶见于溃疡性肠炎时出现巨噬细胞。

上皮细胞:正常粪便很少见到柱状上皮细胞。粪便中出现柱状上皮细胞增多,常见于结肠炎症、伪膜性肠炎等。

(四)大便的隐血试验是最有临床意义的检验项目。

上消化道出血量小于5毫升,粪便中无肉眼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破坏,显微镜检查未见红细胞,而需用化学法、免疫法等才能证实的出血试验,称为隐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可能会有胃黏膜损伤(如服用阿斯匹林片剂、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克罗恩病、胃肠溃疡和炎症、胃肠道恶性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其中消化道恶性肿瘤阳性率早期为20%,晚期可达95%,且呈持续性阳性。

临床研究证明,消化道肿瘤患者隐血试验阳性率平均为87%,所以,我们建议:如果您50岁以上,最好进行1年1次免疫法的隐血试验检查,可以减少15%~33%结直肠癌死亡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