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好长时间的太极拳,不知出自何门何派,更是不知道其打法有何不同,所以今天中医中药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解惑!
太极拳流派
1、陈式太极拳
主要为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
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2、杨氏太极拳
杨露禅学拳于杨长兴,后去北京授拳,并传其子杨健候,杨健候传杨澄甫,后经杨澄甫广为推广。
其特点是匀缓柔和,舒展大方。
3、武术太极拳
武禹囊先学于杨露禅,先学于河南赵堡陈青萍,并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囊深研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动作灵活,步法轻捷。
4、孙氏太极拳
刨子孙禄堂,其拳得自郝为真,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5、吴氏太极拳
吴鉴泉学于其父吴全佑(系杨露禅之徒),后自成体系。其特点是柔合紧凑,大小适中。
太极拳还可按架式进行分类
1、大架式
陈氏、杨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
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
2、中架式
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架大小适中,长于柔化。
3、小架势
以孙氏太极拳为代表,架式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太极拳的养生作用
1、强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练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用意”,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念集中,机体放松,脏腑之间发挥正常的功能,从而取得相对平衡。
2、养肝
练太极拳时,意境清静,情绪安宁,以意行气,内外放松,动作轻柔圆活,如春风杨柳,生气盎然,可使肝气舒和条达,从而肝体得养,肝血得藏,有助于脾胃消化,不致横逆克土。
3、健脾
练拳时的腹式呼吸,“气势宜鼓荡”,内脏加强蠕动,好比对肠胃等内脏器官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健旺。
4、补肺
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从而加强了肺主气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肃降。
5、调气、和血
练拳时要“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遍周身不滞”。这样可以使全身之气机通调无阻,气运血行,血脉自然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