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谨防陷入6大误区,小心越补越伤身!

浏览 8

  冬至过后,就要进要进入“数九”了,天气越变越冷,人体的生理功能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此时服用补品补药,能使营养更容易吸收,但是进补不是说瞎补一气,猛吃大吃,否则容易适得其反。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冬令进补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补品多多益善

  有的人求补心切,服用补品“多多益善”,结果不但无益,反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经常可见有人因服用过多的人参而出现烦躁、激动、失眠、腹胀等“人参滥用综合症”。对于如何进补,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补药,不要抱着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

  误区二:有疾者才补

  只有身体出现问题的人才需要进补,营养充足、无病无痛的人,就不必吃补药。有损缺者需补,有疾患者才补。

  “虚不受补”是人们放弃进补计划的最常见原因。其实,这一认识有一定的错误。专家指出,问题出在进补前没有做好“引补”(先把脾胃功能调好,可吃些具有健脾开胃作用的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然后再吃大餐),导致脾胃无法耐受“大补”。

  误区三:不辩证进补

  即使体虚,也不能盲目进补。身体虚有很多种,每种虚证,都有针对性的补方补药,若不对证,不但无效无益,反而有副作用。可根据各人的身体体质和机能状况进补、调理,服用哪一类补品更为适宜、收效更大,应当在医生诊断和指导下进行。


  误区四:用补品代替一日三餐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很多人重视进补的方剂,却忽视了日常饮食里也有很多效果较好的进补原料,如羊肉是治疗气血两亏的食物,而雪梨则可以滋阴润燥,是养阴的好帮手等。药补在于扶正,食补在于养生,两者不可或缺。

  人体对营养的摄取,主要是靠一日三餐,而绝不能仅靠营养补剂。《皇帝内经》明确指出:补品只能用于调养虚弱的体质,机体的营养供给,按日常生活所必需正常饮食。现代营养学证明,只有一日三餐饮食均衡,才能使营养保持均衡。

  误区五:用进补代替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有些人缺乏运动,体质虚弱,胃肠消化功能差,代谢利用率低,吃下了营养补品,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会因体质虚弱或进补不当而产生副作用或反作用。

  误区六:盲目追求价格

  高价补品大多是加了一些价格昂贵的中药材,如龟板、鳖甲、藏红花、虫草等。然而,没有针对性的用药,一般不会显出特殊效果。况且,补药中昂贵的中药材添加成分非常少。所以说,药价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疗效的优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