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人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胆囊部位出现了结石,在胆囊结石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身体发热,感染,局部疼痛等情况,因此发现胆囊结石后需要针对该疾病展开治疗,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另外还可以结合药物的使用促进结石的溶解和排泄,这样才能防止胆结石加重。那么,哪些情况出现就需要将胆囊切除了呢?
1、合并胆囊息肉时
胆囊结石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如果发现了胆囊结石,而且结石发展过程中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此时最好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胆囊切除,可以防止相互影响之后并发症严重,因为胆囊结石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胆囊息肉,此时胆囊息肉的体积不断增大,可能会严重威胁健康,因此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这样才能防止胆囊结石持续恶化。
2、胆囊结石体积较大
通过身体检查发现了胆囊结石,如果胆囊结石比较严重,结石的体积已经非常大了,最好及时将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一般直径超过三厘米的胆囊结石,患者出现严重症状的可能性比较高,可能会有身体发热、黄疸、消化不良、局部明显疼痛等情况,此时需要通过合理的手术治疗将胆囊结石取出,这样才能避免局部炎症或者感染症状加重。因此,结石体积较大的时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胆囊切除,这样才能降低胆结石带来的健康风险。
3、出现感染以及并发症
胆结石虽然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了胆囊结石之后身体感染严重,最好将胆囊结石及时去除,必要时切除胆囊。因为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的能力较弱,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其他的病变,另外,患有肝硬化的人出现胆囊结石的可能性会比较高,而肝硬化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凝血功能下降,门脉高压的情况出现,此时最好将胆囊切除,降低疾病风险。
综上所述,出现胆囊结石需要引起重视,部分情况需要将胆囊切除。特别是合并胆囊息肉或者胆囊结石体积很大时,说明胆囊结石已经严重伤害身体了,部分人还会出现严重的感染表现,此时需要将病变的胆囊切除,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