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依据有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持续性剧痛、局部深压痛等。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阳性。分层穿刺可见脓液和炎性分泌物。放射线片两侧对比,可以发现异常。磁共振检查可以早期诊断。治疗原则主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早期骨髓炎需要及时应用抗生素,必要联合应用,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骨髓炎如何诊断
1、局部症状。窦道流脓,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发;局部肢体增粗、变形,皮肤色素沉着,薄而缺乏弹性,皮下组织增厚变硬。急性发作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热、痛。
2、全身症状。炎症静止期可无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常为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神疲乏力,食少纳差,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或有持续或间断低热。
3、化验室检查。血象可正常,急性发作时,血象、血沉可增高,贫血。
4、X线检查。骨质增厚,硬化,周围有新生的包壳,有死骨或空腔形成,长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匀,轮廓不规则。窦道造影可见窦道与死骨及骨腔的关系。
急性骨髓炎如何治疗
1、若诊断为急性骨髓炎,马上就要进行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2、全身治疗包括用广谱的敏感抗生素,足量足时间的治疗,而且全身治疗里面因为急性骨髓炎以后出现寒颤、高热,对全身消耗比较大,所以在早期也需要有一些支持治疗,来减少感染对全身的影响。
3、局部治疗。如果局部有脓肿形成,就需要早期的去做分层穿刺,然后做脓肿的切排和脓肿的引流,局部患肢的话还要得到有效的制动,这样才能够让整个骨髓炎的治疗得到比较全方位的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