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的病因

浏览 9

狐惑病是以口腔、咽喉、眼及外阴等部位溃烂为主症,并伴有精神恍惚不安的一种疾病。该病首载于《金匮要略》,该书详细记载了狐惑病的具体症状及治疗大法,主要以湿热虫毒阻滞中焦,上行腐蚀于喉为主要病机,书中予以甘草泻心汤主治,其病因要点如下。

感受湿热之邪。当人体被湿热之邪侵袭,湿热蕴结日久不能排泄于体外,影响肝脾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发气滞血瘀痰饮等,随着病程的推延,逐步酿成邪毒,邪毒循经上犯,即为本病。

热病后余毒未尽。人体在热病后身体尚未恢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尚不能正常的运行,由于余毒未尽,当热毒与湿浊相结合时,热毒湿交织于体内,熏蒸脏腑,循经上攻,进而出现口腔、眼、咽喉及外阴出现溃烂等典型症状和毒火扰及心神时出现的精神恍惚。

脾虚湿热内蕴。正常情况下脾脏可以运输消化水湿,当脾脏虚弱时运输消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容易造成水湿停滞体内,若结合体外侵入的热邪或者其他脏腑的自身产生的火热之邪时,从而造成湿热互结成毒,发为本病。

阴虚生热酿湿。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当发生一方虚弱或强盛时,会牵连另一方。当人体处于阴偏虚状态时,导致阴阳失衡,阳气相对亢盛,即表现为虚热,虚热迁延日久,像烧水一样会浓缩体内的阴津,逐渐降低阴津的浓度从而产生湿,湿热相结,酿成邪毒,发为本病。

饮食不节。若过食肥甘厚腻的食物,会给脾胃造成负担从而影响脾胃运化产生痰湿,正常情况下脾胃通过消化食物进而将食物的精华物质生成气血并传输到全身的各个脏腑,现在由于痰湿使得脾胃运化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痰湿郁结日久不能排除体外进而化热,湿热互结成毒,发为本病。或者过食辛辣之品,容易引发人体上火,当外感湿浊之邪时,易引发湿热蕴结成毒,发为本病。

狐惑病与西医的白塞氏病相似,但略有不同,不能等同于一种疾病。虽然白塞氏病属于西医疾病,但其症状与狐惑病相似,据临床研究,可以运用狐惑病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白塞氏病,且临床效果良好,但注意不能偏执一法,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