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腹部埋“炸弹”又患舌癌,突破手术禁区,医生助他绝处逢生

浏览 24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专科主任 潘朝斌教授

家住惠州的郭伯今年72岁,由于“舌鳞状细胞癌”,整个舌头长满了肿瘤,疼痛让郭伯难以进食,身体日渐消瘦。但郭伯自身有“腹主动脉夹层”,若手术切除肿瘤,可能出现夹层破裂大出血的风险。两难之下,郭伯家人陪同他辗转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

该院口腔颌面外科专科主任潘朝斌教授接诊了郭伯后,联合多个科室会诊,为郭伯制定周全的手术方案,为挽救郭伯生命放手一搏。最终手术团队顺利切除了郭伯的整个舌头及肿瘤,并为他修复了全舌的缺损。术后一周,郭伯顺利康复出院。

(舌癌手术前后对比)

面对两难处境,治疗陷入“死胡同”

郭伯两年前发现舌头溃疡,长期中药调理无任何好转。无奈去当地医院就诊,取活检化验提示“舌鳞状细胞癌”,半边舌头上长了肿瘤。本来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但由于郭伯17年前发现“腹主动脉夹层”,当地基层医院医生获悉该病情后不敢冒险为郭伯手术,郭伯只能选择放疗作为保守治疗。

放疗后,郭伯舌癌的病情得到了暂时控制。但两年时间过去了,肿瘤细胞“死灰复燃”,近几个月肿瘤增大明显,加上新冠疫情期间郭伯没有到医院就诊,整个舌头长满了肿瘤。

郭伯女儿看到父亲在肿瘤的折磨下,常常因为疼痛无法进食,身体日渐消瘦,决定带郭伯来广州求医。为此郭伯家人陪同他慕名来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潘朝斌教授介绍,腹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动脉壁结构改变,长期高血压冲击下,腹主动脉内膜与中膜之间形成夹层血肿,会导致腹主动脉供血的脏器出现问题。“腹主动脉夹层就像埋在患者腹部的‘不定时炸弹’。如果夹层出现破裂,可能导致患者突然死亡。”

另一方面,进展迅速的舌癌也威胁着郭伯的生命。潘朝斌教授介绍,舌癌是发生于舌部的恶性肿瘤。舌癌初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之后逐渐出现疼痛、口臭、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晚期舌癌患者往往因为无法进食,得不到及时救治,肿瘤侵犯周围重要血管造成大出血而死亡。

“如果郭伯不接受手术,可能会因为晚期舌癌侵犯致命动脉大出血而死亡。如果接受手术,有可能因为夹层破裂大出血下不了手术台。”潘朝斌教授说道。

医生突破“手术禁区”,为挽救患者放手一搏

动脉夹层患者合并舌癌是“手术禁区”,这种情况死亡率非常高,潘教授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更加理解郭伯及家属迫切需要治疗的决心。

与郭伯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潘朝斌教授团队与心胸外科、内科、ICU、麻醉科等进行多学科综合会诊,制定详细周全的手术方案,为挽救郭伯的生命放手一搏。

6月2日手术当天,在麻醉科刘付宁主治医师的大力支持下,术中得以良好控制血压心率,郭伯顺利地接受了舌癌根治术,潘朝斌教授团队为他切掉了整个舌头及其肿瘤。为防止血压过高导致夹层破裂大出血,专家团队使用镇痛药物,在术中、术后都注意为郭伯稳定血压及心率,让他安全渡过“险关”。

但由于郭伯之前接受过放疗,颈部的血管质量并不好,吻合血管难度较大。在血管质量不理想的情况下,潘朝斌教授团队克服困难,制备了股前外侧瓣,并成功地接通了颈部的血管,同时修复了全舌的缺损。整个手术历时5小时,整个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郭伯术后一周顺利康复出院,他和家属都感到无比感激,并为医护团队送上锦旗。

(患者家属为潘朝斌教授送上锦旗)

潘朝斌教授介绍,舌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嗜好烟、酒,长期异物刺激,以及口腔卫生不良、黏膜白斑病变、生物致癌因素、长期咀嚼槟榔、遗传等,建议广大市民朋友注意口腔卫生,如出现口腔溃疡经久不愈,务必要及时就医。

通讯员:张阳、黄睿、林钊宇

专家简介:

潘朝斌,教授/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博士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科主任,广东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健康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学管理协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研究》编委。

1988年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工作至今。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安德森癌症治疗中心)头颈肿瘤科访问学者。我国口腔-颌面头颈外科著名专家,连年荣获岭南名医及羊城好医生称号。

近30年工作在临床一线,深入研究口腔颌面头颈良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具有精良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优势,注重术后缺损的功能性修复重建,尤其对中晚期或复发性口腔癌(舌癌、牙龈癌、颊癌、口底癌、腭癌)、口咽癌(扁桃体癌、软腭癌、舌根癌)和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主持科研项目等有关舌癌研究近10项,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与口腔癌有关的学术论文上百篇。

个人网站:http://panchaobin.haodf.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