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下坏疽的病因

浏览 15

新生儿皮下坏疽又叫新生儿蜂窝织炎,是在新生儿时期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新生儿皮下坏疽起病急,病变发展快,短时间内病变范围迅速扩散,患儿常有哭闹,拒食,发热等症状,也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引发新生儿皮下坏疽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种。

1、皮肤防御能力差。因为新生儿的皮肤薄嫩,发育不成熟,皮肤防御能力及对炎症的反应能力较低,全身免疫能力差,淋巴结屏障功能也不完善,局部皮肤在冬季又易受压,不易保持清洁,故会因粪便浸渍和皮肤擦伤,细菌容易从皮肤受损处侵入,而引起感染。因此偶发枕部、肩、腿和会阴部,发病后皮下组织广泛坏死发展及蔓延,病情发展快。

2、细菌感染。新生儿易受细菌感染而导致皮下坏疽。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绿脓杆菌较偶可致病,少数为白色或柠檬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等。并发败血症时,血培养可得阳性结果。

3物理性刺激。新生儿长期保持仰卧位,活动时衣服摩擦、大小便浸渍或哭闹躁动时摩擦皮肤等,都可诱发局部皮肤损伤,造成细菌侵入,引发感染。

4、护理不当。产房、新生儿的生活用具或护理人员可携带病菌,因此要掌握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新生儿护理,以防感染。

5、好发部位。好发于新生儿身体容易受压部位,多见于臀部和背部,也可发生于枕部,颈部,骶骨部,会阴部等,多发生在出生后1周,北方冬季和潮冷地区发病率较高。

新生儿皮下坏疽若合并败血症时可表现嗜睡,腹胀,黄疸,皮肤青紫等症状。晚期则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呼吸和肾功能衰竭,从而危及生命。因此当发现新生儿皮肤改变时,需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要及时早发现和早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