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阳光下的延续,器官定向研究将为生物科技创新“插上翅膀”

浏览 22

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被视为传递“生命的礼物”。

四十年来,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改革”的缩影。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是其中的关键词。如今,以“生物科技创新”为主题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其影响力将远超以前。在这次科技革新浪潮中,器官也将从“生命的礼物”,转变为未来生物科技创新的“平台”,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打破孤立《广州宣言》吹响器官移植改革的号角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医生取得的学术成果,却无法得到国际器官移植学界同行的认可。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学科带头人何晓顺教授回忆,受当时器官来源问题的影响,国际移植界曾制定针对中国的“三不”政策——中国医生不允许参加世界移植专业组织、不能在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上公开演讲;国际权威期刊不发表与中国器官移植相关的临床科研论文;国外器官移植机构不得与中国医生进行学术联系。

这让当时中国从事器官移植事业的医生十分尴尬。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当时中国的移植事业虽被质疑、被孤立,但也无可奈何。

就在这样的困境下,我国著名肝移植专家、前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带领下的中国医生,坚韧不拔地进行着探索,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透明、让公众信任的器官自愿捐献体系,从而让中国的器官移植、器官研究重新回到阳光下。

2006年,卫生部全国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和管理峰会在广州召开。在800多名移植科医生的共同参与中,《广州宣言》诞生。宣言明确了器官移植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要符合全世界的公共伦理学的准则。

次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的我国第一个《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半年后,在广州凤凰城召开的2007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作为《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实施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器官移植学术会议,对活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技术、医学伦理、法律、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大会对于规范器官移植的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史称“广州会议”。

2014年,中国首个器官获取组织——中国医院协会OPO联盟在广州宣布正式成立,进一步规范捐献器官的获取和分配工作。

作为由人体器官移植外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及护士等组成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负责对服务范围内的潜在捐献人进行医学评估,并请捐献人或其家属代为签署《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等捐献合法性文件。上述信息由OPO录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并与器官移植受者所在的医院进行捐献器官的交接确认。

迎来质变“中国模式”初步形成

“可以说,十多年来,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事业在我国获得了质的飞跃。”何晓顺指出,从游走在法律与伦理的灰色地带,到“彻底走到阳光下”,建立起全国性公民自愿捐献体系,实现了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人体器官移植法治管理、器官获取和分配、器官移植临床服务和器官移植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已跃居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器官捐献大国,并以可观的增速,预计将于不远的将来成为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的“NO.1”。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器官捐献“中国模式”:全面构建国家层面的器官捐献移植法律框架,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五大科学工作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心脑双死亡的器官捐献科学标准与流程,确保器官获取符合法律规范,建立信息化的监管平台,器官移植监管步入大数据时代;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捐献与移植人道主义救助体系,促进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创建全社会参与的捐献移植保障体系;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培育器官捐献是大爱的人文精神。

凤凰涅磐器官移植新模式获国际认可

2017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与“广州贡献”,获得与会的国际器官移植捐献与移植学界人士的肯定。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器官移植的官员何塞?努涅斯教授,世界移植协会现任主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外科主任Nancy教授等在内的专家均表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献移植体系,面对器官短缺这个全球共同难题,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突破难题的新模式。

这一年,全球器官移植学界为之瞩目的重磅新闻,同样发生在广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完成多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借助自主研发的“多器官修复系统”,破解了器官离体后无法维持活力的技术难题,可望为器官捐献“开源节流”。这一新的移植模式,被称为“器官移植发展历史上的新里程碑”。多国专家来华考察、学习,并加入中山一院牵头组织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平台的科研工作。

2018年,中山一院与哈佛大学联合在美国心肺移植杂志、美国移植杂志上发表了潜在供体(捐献者)识别指南,通过更好地筛选有意愿捐献的志愿者是否符合器官移植的标准,改善移植效果。“中国专家从被孤立,到参与跨国团队制定临床标准,是莫大的变化。”何晓顺表示,中国医生的智慧跨越国界,惠及更多患者,这对一名医生来说,是最大的欣慰。

同样是在2018年,WHO人体器官组织捐献与移植特别委员会成立,黄洁夫教授被推举担任名誉主席,王海波主任担任委员,这充分体现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认可和赞誉。

从2006年,卫生部全国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和管理峰会在广州的召开而诞生《广州宣言》,到2019年,器官定向研究登上一级新的台阶,过去了13年。黄洁夫部长感慨万千:“当年,我们也没有想到会取得如今的佳绩。”王海波主任笑言,此可谓之“凤凰涅磐”。

勇攀新峰器官将成生物科技创新平台

随着器官移植水平的提升,学界对器官的认识、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深化。

特别是生命科技的创新,让我们从整体水平、细胞及分子水平深刻的认识了自己。然而,器官水平研究的缺失是基础成果向临床转化过程中的短板,掣肘生物医药产业的变革。

在器官捐献与移植改革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并没有停下创新突破的脚步。

随着“多器官修复系统”的成功研制,破解了器官离体后无法维持活力的技术难题,推动人类进入精准研究器官功能、精准治疗器官疾病的新阶段。中国科学家提出“器官定向研究与治疗”的理念,希望将器官研究发展为生物创新平台,并进行了探索。

2018年,何晓顺团队将这项核心技术引入教学领域,经多学科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smagister手术大师腔镜培训系统”。

如何规范、高效的培养主刀医生,从而为更多患者解忧,一直是医疗行业的难题。

目前医师培养中主要使用的两种方式,都有无法克服的缺点:传统的腔镜多采用塑料模型进行培训,与医疗现实相差甚远,而价格高昂的虚拟教学设备普遍存在情景虚假、触感不实、反馈延迟等硬伤,导致培训体验不佳。如果采用动物活器官(猪内脏)进行腔镜培训,则受到器官保鲜可用的时间短、消耗量大、场地规划、实验安全、动物饲养成本、麻醉技术、动物伦理等因素困扰,国内外均难以推广。

活器官腔镜、内镜教学系统使用生产过剩的动物脏器,最长可将内脏“保鲜”十天,用于腹腔、胃肠、肝、胆、胰、脾、肾等多种手术教学。

新系统有望提供高标准、同质、批量化的腔镜及内镜教学培训体系,为医生的培养提速。据了解,该系统彻底改变了腔镜、内镜医生的培训方式,将医生培训成本降低了83.2%,并因“变废为宝”的工作原理,也不触及动物伦理障碍。目前该培训系统已实现量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基于器官定向研究平台,已诞生出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活器官培训系统、器官药物中试平台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将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

这意味着,一个由中国医生推动、“以器官为对象”的研究与治疗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再出发,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去”

黄洁夫部长在“2019年广州生物科技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才是刚起步,要攀到山腰,攀到峰顶,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成功,有赖于法制的健全及人才的培养。中国医生在这样的大背景及大舞台中,扬帆起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