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的理论
试述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的理论
参考答案:
德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知觉的过程是自然赋予有机体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感知能力日趋分化。由此,阿恩海姆推断,儿童笔下的简化图形并非是儿童缺乏绘画技能,而是其感知能力尚未分化的反映。例如,儿童先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矩形。“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圆形的发现比对方形和直线形的发现更早一些。当儿童画处于圆形式样为主的阶段时,他还根本不能分辨形状。因此对于这些儿童来说,圆圈并不代表圆形性,而是代表事物的更为普遍的性质——事物性。” 阿恩海姆认为,在儿童绘画时,他所面对的是把观察到的事物转化为二维平面的艰巨任务,在画纸上创作出与他所见的物体具等同结构的形象。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的完形。一些不能给人以愉悦感受的形体,都会在人的知觉中产生一种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的结构的倾向,这种竭力将视觉刺激物加以组织、改造或纠正的现象,最突出地表现在儿童绘画中。儿童画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看上去极为简约。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结为儿童的智力或绘画能力的水平较低,而是归之于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简化倾向,即那种把客观事物改造为完美简洁的(或好的)图形的倾向。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支配下,儿童画大都是二维的和较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这种倾向似乎毫不顾及原形,只以简洁为准。 阿恩海姆指出,当儿童致力于创造与所观察的物体结构上等同的形象时,他倾向于忽略所画的物体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这种忽略就是在儿童画中常见的因局部解决问题而导致的忽略画面整体关系的表现方式。一些美学方面的权威性人士给予阿恩海姆的理论以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理论思想新、风格新,对美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阿恩海姆从格式塔心理学的立场出发,解释了儿童美术发展中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理,其中不少的道理为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所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