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多见到心理障碍,据笔者对前来心理咨询的大、中学生进行统计,有心理障碍的大、中学生中,每1例有6例是班里的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而好学生在班里的比例不会超过1%,这种优秀学生出现高比例心理障碍的现象应该引起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好学生出现心理障碍?这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格因素。一般来讲,优秀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天资较好的学生,他们智商极高,平时也为人随和,别看他们上课似乎漫不经心,但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很好,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另一类学生自幼责任性较强,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追求完美,平时很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至青少年时期,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他们智商也比较高,因此学习成绩也较好。而出现心理障碍的往往就是这类学生。
二、人脑4岁时就形成了约成人95%的体积,此后可延续到15岁左右达到充分发展。由于中学生都处于青春发育期,体内性激素急剧而又显著升高。“好学生”多见到心理障碍,特别是雌激素,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较大。又由于雌激素受体存在于脑的许多部位:视觉前区,大脑皮质,丘脑,垂体和边缘系统,在脑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雌激素能影响新生儿大脑发育以及成年个体的神经发育和递质功能,也影响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知、心境、性欲以及攻击行为。此时,可由于雌激素的作用,使青少年的智力不知不觉地出现变化。有的孩子变得更加聪明,而有的孩子的智力发育可能比较滞后。这就造成有些原本较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这种变化会引起学生的自卑自责、敏感多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三、发展心理学认为,少年期属心理发育的第二反抗期,此期的主要表现是:⑴社会地位欲求不满;⑵观念上的“碰撞”;⑶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⑷青春期烦躁;⑸反抗的主要指向是父母或权威。青少年期又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期,他们所要确定的社会角色主要包括:性别角色、职业角色、交往角色。有些青少年因无思想准备,自我同一性尚未完全形成,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也含糊不清,变得惘然失措、情绪不稳。
四、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物质条件上看,他们很幸福,他们是家庭的“主人”。但从另一方面看,他们并不幸福,他们是分数的“奴隶”。“好学生”多见到心理障碍,有些父母亲除了关心他们的考试成绩和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之外,却很少和他们在思想上进行沟通。而好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更使老师和父母寄予很大的期望。三天两日的考试、没完没了的作业,紧张的学习和和老师父母的压力,使他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神经内分泌失调,出现忧悒、激动。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会对自己全盘否定,出现厌学情绪。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初三学生临近中考,高三学生临近高考,突然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都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当然,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有三个必备条件,即先天的人格因素、后天的环境因素和特定的易发年龄。
“好学生”多见到心理障碍,由于上述原因,“好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障碍与普通学生的心理障碍表现有所不同。他们多以情绪障碍、强迫行为、突然的厌学和人际关系紧张为主。而普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多以学习困难、精神病性症状及品行障碍为主。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