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文学作品教学

浏览 7

一、想象,兴趣的翅膀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我认为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利用想象,培养兴趣,学好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吸引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是知识爆炸的导火线。所以,要想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将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众多的途径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正是广大教师共同寻找的一条捷径。学是这样为“想象”下定义的:“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形象的过程,称作想象。”想象就是学生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的事物形象,但这些人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过去感知过的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形象,可以这样说,除了先天的盲人,人人都可以想象,人人都有想象的能力,人人都可以利用眼前的任何材料(包括文学、符号、数学等等)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想象,对材料进行无限制的萌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能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答曰:能!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其实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过程,其中包括有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文艺欣赏是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为依据,由此在读者多方面引起的富于感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思维。它是一种主要积极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它表现出欣赏者以文艺作品的客观内容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欣赏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主动性正是学生兴趣之源,因为在这个再创造的形象中,他们可以反观其身。在进行文学作品学习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将现存的文学材料通过自己的想象,变为自己可以接受的新形象,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并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体现语文科中的素质教育。二、运用想象,培养兴趣,学好文学作品(一)想象,兴趣的桥梁叶圣陶先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里这样写道:“(作家)文艺创作决不是随随便便收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家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总之,作者想作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学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就读者方面来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上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通过看文学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学去感受作者的所见所感”。以上这段文学,说明了两个过程:一个是作家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想象创造形象;而另一个是读者的鉴赏过程,透过文学,领悟形象,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前一过程中作者是主体,作者驱遣想象,进行创作。在后一过程中,读者是主体运用想象,创造融入自己情感的新形象。所以,想象是桥梁,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桥梁。文学作品的体裁,按传统的“四分法”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入选中学课本的大都是名家名篇或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范文。目的是让学生对它们进行鉴赏、理解,背诵一些名篇名句,掌握借鉴作家的写作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基本文体的写作能力。(二)想象于学诗歌的兴趣“诗歌是用精炼的、形象的、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出独特感人的意境来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中产生意境,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往往通过以少概多的典型画面启发读者,深思遐想,使他们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和深挚的感情。1、诱发兴趣,通过画面,加强背诵能力。诗歌用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思维是跳跃的,很多诗歌,一句诗就是一幅画面,甚至一句诗几幅画面。在背诵诗歌时,读者的脑海里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画面,再加以理解,加上自己的想象来背诵诗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依据。比如,在教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时,老师提前制作了一幅彩色幻灯片,第一张幻灯片:深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的是闪烁的星星,天空下面街道上灯火四射。“星星闪烁,街灯闪烁”,这幅画面,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此时,学生的兴趣高昂,对照画面,体味着第一节诗,不一会儿,全班同学都背诵起来了。“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又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接下来,一节诗一幅画面,一幅画面一节诗,到了第四幅画:那隐隐约约、闪闪烁烁的星星之中,有一男一女提着灯笼,正漫步于琳琅满目的店铺之中,红黄相映的灯光,映照这两个人,他们不正是牛郎织女吗?此时,学生面对画面,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自己也随着郭沫若先生的遐想步入了“天上的街市”。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背完全诗,完成了教师当堂成诵的目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能充分表达作者意图的画面,指导加以背诵,其实就是将学生的想象规范化,使学生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在同一线上,学生在比较中,归正自己的想象,诱发他们的兴趣,脱离枯燥的背诵,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圆满完成了教与学双方的任务。此种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课本中许多诗歌的背诵。如古诗《望天门山》,一幅图就可心解决:浩荡的江水,回旋的波涛,峻峭似斧的天门山,远处飘来的一叶小舟。形象化的诗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背诵,教师再对本诗的作者、主题稍加点拔,学生轻松背诵、掌握。2、运用绘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理解诗人的意图。想象,是以自己过去的记忆形象为基础创造新形象,所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感受创造新形象,再用自己的手绘出具体的画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主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二十八字,勾出一幅凄清昏黄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落寞的游子情,有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理解,然后再按诗的内容、自己的理解将作者的诗句勾成一幅图画,于是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进行了绘画,当然同学们勾出的画各种各样,经过老师的选评挑出了一幅较好的展现给全班同学。画面上:一条弯曲延伸的小路,小路上一匹奇瘦的老马驮着一个背向读者的背影,信守长衫、驼背;马尾软弱无力地牵拉着;路边一条小溪,两面三刀三根木棍搭成了一座小桥;小桥的一边一两间茅草屋;枯藤漫延在溪边、树下。教师再启发学生:为什么我要选这幅画?透过画面多了点什么?经过学生的讨论,很快明确了这幅面的基调是凄清的,特别是低垂的马尾、弯腰的背影,形象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目的,表达了游子的落寞心情。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既动手又动脑,学会了读诗不能只停留在诗人用语言创造的画面上,更应该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使自己站在更高在层次上欣赏诗歌。绘画,是将文学用线条、色彩形成于画,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摸拟力;而对于叙文诗,更多的是利用改写、扩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诗歌变形为一般记叙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如《卖炭翁》,这首乐府诗,诗人用诗句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卖炭营生”的老翁形象,他衣着单衫赶着马车在布满冰辙的道路上赶向集体市,而最后自己只能手持两尺红绫不知何去何从……全诗融叙文、写景、议论为一体,描写了宫使的横行霸道,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进行改写时,老师要求学生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有活动描写,需有雪景及雪后景物的描写,需有人物的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这些要求再根据诗歌内容进行辅导,充分调和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者将伟大诗人的作品经自己的改写成为自己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情趣的活动。所以,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改写。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借景抒情的诗歌还是叙事写人的诗歌,都可以让学生运用想象,通过动手动脑,运用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兴趣,完成对诗歌的欣赏。三、想象于小说的兴趣(一)小说的定义及特点小说是一种叙文性的文学作品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对于读者不是用道理去说服读者,而是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从这一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中受到感染的影响。(二)学生学小说的目的中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小说,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小说情节的组成,运用艺术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三)想象于小说的兴趣1、兴趣,诱发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学生在学习小说时,故事情节时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生们读小说,总是一气读完,主要抓故事情节,只记得主要人物的姓名,主要人物干了什么事,最后得到了怎样的结果,他们往往忽略了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分析,更不能从人物典型的细节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由于以直原因,在进行小说教学中,许多老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典型性格进行分析,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而诱导学生全面地把握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所作所为,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中去把握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小说塑造这些典型人物的意义。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学生读完小说,只认为孔乙己值得嘲笑,是文中短衣帮和长衫帮及酒店所有嘲笑的对象。学生们没有更深层次理解鲁迅先生塑造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上课时,老师针对学生兴趣点之一:“孔乙己”这个名字进行深钻,启发学生:孔乙己为什么姓“孔”?其名字“乙己”是如何来的?“孔乙己”这个名字有什么意义?对以上问题,经过学生们的思考和深钻教材,学生们终于明白:孔乙己只是旧中国读书人的代表,是封建科举度的牺牲品,他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悲剧,作者塑造这一个可悲的人物,并不是让读者只认为孔乙己可笑,而是让人们在对孔乙己可怜可悲的同时,激起对封建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痛恨。2、即兴表演,在小说教学法中常被用到,它是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发挥自己表演才能,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自己的表演和观察别人的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作品的主题思想。最简单的即兴表演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按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语气、语调读课文,仔细体会人物的心情,模仿人物的感情,使学生很快掌握作品中的人物。如《变色龙》文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这个人物,要把握他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性格,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让几个学生都来担当这一角色,看谁完成较好。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理解这一人物的兴趣。又如文言文小说《狼》,文中虽无人物描写,但通过体会屠夫的神情、动作可体会其思想的转变。最初是畏惧,后来进行反抗,最后将狼杀掉,面对这一情节,由于无对话,因此可以让学生将此情节编为一个富有情节的哑剧来表演,让学生自己演、自己观看、自己评析。这样学生能较快地把握屠夫思想转变的过程:由惧狼到御狼再到杀狼。表演,需要表情,需要动作,这就要求学生钻研课本,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让学生担任角色,让学生去饰演作品中的人物,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思想。3、为作品写结尾,不失为发挥想象的好手段中学阶段的许多小说,可以让学生为文章续小说,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手段,它是对文学作品再创造活动的延伸。要为文章续尾,学生就必须对原作品中的人物充分把握,要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还要研讨主人公生活的年代,让学生在读它时与原作不相离,这样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孔乙己》文中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孔乙己断了双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穿一件极薄的破夹衫,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用手一步一步地走了……。面对这一情节教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主题和孔乙己人物性格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孔乙己爬出酒店后究竟去哪里,他最终命运是什么……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孔乙己爬出酒店后,带着满腹心酸,带着众人的嘲笑声向那本属于自己却又无法居住的茅草棚,他自问道,我到哪儿去呢?他面对着这空荡荡而一无所有的家,先是呆了一会儿,然后又用手一步一步地离开这个家。他离开家以后被一个残疾老人带回家,孔乙己看这老人的家,这是一个温暖的家,孔乙己诧异地看着老人,老人懂得了孔乙己的内心,他对孔乙己什么也没有说,眼中充满了关切和同情。拿出了自己的衣服给孔乙己换上,让孔乙己住在了自己家里,孔乙己在老人的照护下,身体渐渐恢复了,也变得不再那么懒惰了……这样的续写虽与文中孔乙己的性格不完全一致,但笔者希望孔乙己得到人们的关心,体现了笔者对封建制度下受残害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同情。也有人写孔乙己吃完酒,爬出酒店,正碰上丁举人的马车,避让不及,只听一声惨叫,孔乙己横死街心,酒店内外的人又是一阵笑声……还有写道孔乙己爬呀爬,此时天空乌云密布,他终于爬进破庙,昏昏沉沉,偷吃一阵供品,此时的天空雷电交加,风不息,雨不住,他胡乱地想了一通,便昏了过去,结果一夜风雷过去,他终于再也没有醒来……还有人写道他爬出酒店后,遇上了强盗,强盗抢去了他的破夹衫,几个富家小少爷见孔乙己带着蒲包用手走路,指着孔乙己戏闹着:“孔乙己你还有茴香豆吗?再教教我们‘茴’字的四种写法吧!”说罢摘去孔乙己的蒲包又打闹着跑开了,又喊着:“孔乙己,来追蒲包吧……”结果,他又冷又饿,腿又痛,僵躺在街中……以上这些都是较好的文章续写,它们较符合原作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及人物的性格,说明学生理解了原作,并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想象。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学生会得到成功的欢乐,教学过程就可以使学生产生“乐此不疲”的无穷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及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兴趣中获得知识。

(责任编辑:zxwq)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