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智商正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人初步统计,大约占到一到三成,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比例差异,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三类表现形式。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在校的孩子大都害怕即将到来的考试,甚至对做习题也有畏难情绪,一旦了解再也经受不住压力时,就会有种种异常的表现。”就是说,学生害怕考试是普遍现象,绝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有压力,在目前以教育为主的情况下,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压力尤其明显。不过,有的孩子善于转换压力,加之对学习有兴趣,就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或者适应了压力。有的则不然,压力慢慢就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比如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逃避心理等等,导致长期状态不好、萎靡不振、学习困难,甚至有可能带来精神方面的疾病。
据了解,智商正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人初步统计,大约占到一到三成,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比例差异,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三类表现形式。
比较常见的是学生自己信心不足,适应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尤其是不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缺乏信心,没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对老师无休止的考试极度反感,尤其是对考完就排名次的做法非常反感。敷衍搪塞、得过且过混日子是他们的表现。学习压力使他们很不自在,产生莫名其妙的烦恼。
另外一类是情绪反常、自控能力差。这类学生往往自己都承认“情绪变化大”,但常常产生一些莫名的烦恼,厌学、考试焦虑症、考试作弊是这类学生的主要特点。成绩忽高忽低,容易受心理情绪所左右是这类学生的表现。
还有一类是性格孤僻、交往能力差、有点自我封闭。这类学生尤其是上了中学以后,感到压力巨大,难以适应,有点不堪重负似的,性格愈发内向,整天沉默寡言,不善交往,待人也比较冷漠。他们往往不合群,没有知心朋友,比较自我、封闭,甚至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学习上也往往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思上进。特别是有些住校的学生,平素和父母也不在一起,更是感觉心理有话不知道和谁说、有苦不知道和谁诉,感到很苦闷。他们不善于流露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在心理上与父母、老师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是对立情绪。
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学生的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师只是简单地做思想教育工作,结果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于是,就有人妄言“这孩子不可救药!”这更无异于火上浇油。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应试教育的格局一时难以转变,中小学生学习压力也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大,课业负担重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尤其如此。对这些学生不能用简单强制的方法逼迫就范,也不能以所谓“明确学习目的”的思想教育的方法,而应该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角度,帮助他们疏导心理、找到病根,从根本上、从具体问题上逐条梳理、分析,使之逐渐走出心理困惑。
首先,应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我的智商不比别人差”的那种自信心。告诉他们,自信往往是胜利的三分之一!有了自信心,那就会觉得学习也不会那么难了。同时要提高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偶然跌倒了不可怕,爬起来继续赶上去一样会跟上前进的步伐。告诉他们,学习生活肯定是艰苦的,要想轻而易举的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不能不切实际地幻想一帆风顺。人生本身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面对困难、挫折和激烈的竞争,只有勇于面对、自强不息,树立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够获得成功。
其次,对于性情比较孤僻而又不求上进的学生,可以和他们谈朋友和友谊的可贵,鼓励他们大胆与人交往,广交朋友,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培养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主动适应环境和压力,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引导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是改变他们的心理问题的重要一环。对后进生应该多表扬、多鼓励,尽量适度批评,看得见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要教育他们增强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善于转换心理环境,尽快摆脱不良心境的影响。
总之,心病还要心药医,只要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在心理辅导老师或者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共同帮助下,疏导心理困惑,逐步走出心理困境,学习成绩是可以提高的。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