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学生厌学心理 用爱去感化厌学生

浏览 6

对于厌学心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这个过程,即使是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有心累厌学的时候,尤其中学生叛逆的时期,对于父母强烈要求自己学习时,特别容易产生厌学心理。那么对于中学生厌学心理,我们做家长的如何去转变这种心理呢,下面教大家几种转变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具有教育的价值。并且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我们正是要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个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然而我们总是有意无意按学生成绩、思想表现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等,从而对他们施以不同的教育。诚然,这是一种因材施教,但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许多学生就认为老师给学生的待遇分了等级,是不公平的,从而产生不求上进,顺其自然甚至是由此产生了厌学心理。针对目前一些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现状,徐州励志少年教育机构的教育专家李老师提出了转变这种现象的八种对策。

转变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第一,用真诚唤起厌学生的自信心。厌学生的普遍心理都表现为自卑,认为自己什么方面也赶不上别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老师和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于是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自甘落后。由于个别学生因家庭人多地少、劳作的人少;有的家庭有病人,常年支付医药费;有的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有的家庭出现意外变故等原因导致家庭中人不抵出,很难支付孩子的求学费用……因此,部分学生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要面子而厌学。针对这种状况,就要对他们进行自信的教育,使其扬起进取的风帆。

第二,理解、宽容、善待厌学生。部分学生胸无大志、无理想追求,认识不到学校的重要性,整天混日子,有的因老师或家长施压心理负担过重,考试排榜等,使得有些学生因失败而丧志,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认为自己天生就笨,破罐子破摔。厌学生往往表现为比较单纯、幼稚、偏激。因此,要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一定要抓反复,反复抓,转化要温水泡茶慢慢浓。尽管厌学生转化中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也不应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到复病原因。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有成效。事实上,厌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所以,转化工作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反复点,促进其飞跃。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培养,广泛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学校、班级尽量多开展些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书画等活动,充分发挥个性特长,用各项活动改变厌学生的心理。

第三,用爱感化厌学生。“厌学生”并非生来就是“厌学生”,他们的“厌学”心理是在外部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加之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逐渐形成的,如:家庭环境、家长暴力,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缺少双亲的生活保护和教育,少数家庭子女多,加之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性格孤僻,思想偏激,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缺少念下去的勇气和自信,更缺少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趣,迫使一些好端端的学生厌学。作为教师,必须用爱感化他们,与他们建立情感的联系,架起沟通情感的桥梁,靠爱去换心,靠情去激发,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体贴他们,多做些耐心说教,不要搞粗暴武断的批评,从关心爱护出发,以心换心,用真心、诚心、热心去医治他们长期造成的心灵创伤,从而达到转化教育的目的。

第四,善于发掘寻找厌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任何一个学生都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厌学生身上同样存在着一些优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让其闪光,抓住厌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赞扬,也能转变他的学习态度,拉近师生距离。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而应看做是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在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对待厌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细心捕捉厌学生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他、鼓励他,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第五,尊重和信任厌学生。厌学生由于在家庭和学校多数遭到 “白眼”,得到的温暖较少,所以他们失望、挫折的心理比较强烈,自卑消沉,不求上进,不思进取。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对他们看法,不应歧视他们,而要尊重和信任他们。首先,要缩小他们与老师、同学问的隔阂,融洽无间、和谐一致,使他们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其次,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也是班级的一员,发挥他们的长处,大胆使用他们,使他们感到我还行。在厌学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藉,教师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厌学生困难时,教师应及时鼓励他们并给以具体援助;在厌学生悲观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厌学生激动时,教师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把他们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第六,“引”中巧设悬念,激发厌学生乐于学习。要让学生乐于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刺激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精神分散,这就需要教师在 “引”这一教学环节中,引导他们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使他们对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有一个大的提高。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出发,唤起厌学生想学和探索的心理倾向,从而巧妙地把他们从分散的注意力中吸引过来,使其思想情绪迅速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

第七,“试”中巧妙点拨,使厌学生学会思考。为了让他们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给他们吃偏食的机会;在辅导中,重点指导他们,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巧妙的点拨,给他们引导思考的方向,使他们思之有源,思之有理,思之有据,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要更新教育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深化课堂模式改革。在所教学科中,教师要能按大纲教材的要求独立备课,除准确的传授知识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讲好每一节课,用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去影响学生,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以教书为乐,以知识为趣,因材施教,平时在教学中做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作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得到同步发展,要把转化厌学生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给他们创造各种参与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只有教师对他们给予充分的重视、特别的关照,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他们才能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才能真正地走出落后的低谷,到达成功的彼岸。

对于中学生厌学心理,首先作为过来人的家长应该尊重并理解这种心理现象,毕竟学习是一种身心都累的事情,尤其是中学生时期,学习面对中高考以及父母亲施加的各种压力,有厌学心理是很正常的现象,面对有厌学心理的中学生,家长可以尝试以上几种转变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