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中国的环球视野

浏览 6

外向中国的环球视野BUSINESS.SOHU.COM 2004年12月31日14:50[张国庆]|来源:[中国经营报]|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理财:为什么有人富了而有人不行银行还款是怎么算出来的老公有钱女人就高人一等吗股票:中国股民一定要活下来托起的千点能走多远“国九条”成了谁的道具评论:马英九胜利得太窝囊了中国人应该感激格林斯潘“买椟还珠”与商品过度包装  发送GP到6666随时随地查行情

  当中国从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走向融入世界的市场经济,外向化发展也就注定成了中国的不二选择。2004年,中国更是以多种外向化姿态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国领导人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频率,将出访脚步印在了亚非欧美几大洲;中国参与并主导的多项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开始开花结果;“中国因素”在世界经济循环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中国成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建设性意见提出者”。当然,也有隐忧,在经历了海外利益频频受损的尴尬后,中国政府自信而当仁不让地校正了新的海外利益观。外向中国,注定将是一个欣喜与痛苦并存的历史性进程。

  当中国走入世贸之门,一个对中国经济和外交来说更加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未来也铺展在国人面前,而一个更加外向的中国也渐渐为世人所熟知。

  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反恐成为了美国外交的主题和时代的挑战,而中美关系也随之发生了积极改变,预防中美关系走向恶化仍然是一个课题,但已不是最重要和最紧迫的课题了。从那时起,中国外交的使命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外交资源也得到了更有效和积极的配置。

  对中国来说,如何“以我为主”地塑造新形象、建立新关系、预防新危机,最大程度地释放外交能量,从而把握历史契机,为自身生存发展谋取时间与空间,已成为最首要的课题,中国人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也在挑战着自我。

  人们注意到,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其外交政策正在走向新的境界,她不仅开始坦然地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充满自信并因此得到尊重的大国,还把外交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舞台。不仅美国,许多西方的外交官都发现,尽管中国外交中仍有许多令他们捉摸不定的成分,但中国正在改变她与世人打交道的方式却是不争的事实。

  与以往那种模糊、含蓄、稍显内向的形象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外在形象正在变得明朗和开放。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动力的事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仍然为一些人所惊讶的是,在释放着经济活力的同时,散发着中国文化魅力的外交活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中国在国际上加强政治和外交影响的种种努力正在收到越来越大的实效。

  欧洲人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很能说明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深入和广泛了解,欧洲人开始以“欧洲的眼光”、而不是以“美国的眼光”来看中国,尽量避免有思想上的偏见,他们确信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看到中国社会渴望改善生活、渴望社会稳定的真实愿望,这些偏见会使他们不自觉地跟着美国转。在欧洲人看来,中国希望获得发展、走出贫困并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这个愿望是合情合理的,这也符合欧洲的利益:为了维持世界的平衡,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很显然,这种崭新而现实的角度对中欧关系、中印关系、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进一步改善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新角色要求加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战略,这也使得强化“外向中国”的形象成为了外交和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使外交有效地融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之中,中国政府对外交事务给予了更有力的投入,并且把加强外交能力作为了执政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一些西方外交官和政治家感到惊讶的是,在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事务的同时,她在利用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为中国利益服务方面也变得更加熟练,而且其进步的速度不亚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如今的中国开始对地区和全球事务采取一种更加老练、更加自信、更富建设性的政策。通过积极加强与欧盟和俄罗斯的交往,巩固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建设性地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今天的中国外交正在变得更加洒脱和自信,也显得比过去更加灵活和练达。

  中国外交的这种更加开放和注重效益的积极态度不仅体现在国与国关系中,也体现在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惯例的态度上。通过加入世贸组织等契机,中国不仅很快熟悉了当前的大部分国际惯例和规则,并把它们转换成为增进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还逐渐成为了改变不合理规则和秩序的重要力量。在十分艰难的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作为世贸组织“新生”的中国与处境相近的其他19个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发挥了令人侧目的作用,它们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组成的“90国集团”联手与富国交涉,并历史性地取得了成功。在日内瓦取得的这一成功,只是中国经济外交取得的诸多成就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声望,也强化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雄厚的民意基础也使得外向中国的底气十足:在中国外交变得更加外向和开放的背后,站立着的是13亿越发自信和外向的中国人。令人称道的是,在国际形势剧烈变动的今天,昔日常见的不安全感、好奇心、盲从心理已让位于安之若素的普遍心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日益强大,使得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人民,都较之以往有了更多的从容和自信,注意力也变得更加集中,国家利益和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日益成为内政外交的主流话题。

  如今的中国,已学会把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摆到了桌面上,已不讳言“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就像一些国际观察家所解读的那样,中国已明确把国家的发展目标定在为中国人谋福利,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上。

  从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路线图就可以看出,中国外交的目标正在变得日益明确,贯彻起来也是越发坚定而不失灵活。尽管打开国门并不是很久,但中国人却表现出超常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如今,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外交中“赢家对赢家”的沟通要点,不仅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表达自我,还能够深刻地了解对方的需要和担心,给出多种选择,保持灵活性,更主要的是,能够始终保持心胸开阔和阳光心态,理性地面对问题,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从首脑外交到公众外交,从区域合作到洲际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从媒体公关到危机管理,从多边外交到一对一多层次外交,从经济外交到文化外交……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丰富着现代外交的内涵,并且以悠久的文化和古老的智慧使传统外交变得鲜活和有力。正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外向的中国才会显得既有活力,又有亲和力。

(责任编辑:任宁)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