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儿童是天生还是后天培养?很多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能力,让周围的大人都觉得奇怪,孩子真的是个天才。但是,我们看到的真的是真实的吗?孩子是天生的天才,还是因为家长的后天性格塑造呢?
基因对我们的智力和天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者已经找到了一个特定基因,该基因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对事物进行逻辑组织的能力。虽然这只揭开了基因与智力神秘关系的冰山一角,但是它足以留给我们丰富的思考空间。这一发现就帮助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早期关于智力的研究在谈到智商问题时,总是倾向于从基因而非环境上得出结论。这些研究表明,即使一些收养儿童成长的环境完全不同于他们的亲生父母,但是它们的智商却更接近于自己的生父母而非养父母。但是,问题远不止于这么简单。正如上文所说,这个决定从逻辑上组织事物的基因只是更多疑问的一部分。还有比如,基因与智力和其它才能的关系。在大多数时间,当社会认定他为天才,这通常还包括其它多重特质--个性、认知能力和积极性--的共同作用。事实证明,这些特质和其它相似因素与强大的遗传基础都有关系。
即使这些让人向往的特质拥有遗传基础的支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成不变。毕竟,任何一项特质都是多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认知心理学家斯科特巴里考夫曼的理论,某种特质的遗传优势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好处,但是这也并非必然结果。基因凭它们自己发展,它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时间线。这就意味着如果您成为神童,那么可能是各方面因素集合较早的缘故,但是这种天才未必能够伴随您稍后的人生阶段--它甚至还有可能衰退,这是遗传与环境碰撞的结果。
可能我们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因为她们赋予我们倾向于成为"天才"的遗传基因。但是,他们辛苦工作为我们创造的成长环境,可能应该比遗传DNA得到更多的掌声。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重新考虑是否应该放弃自己成为"天才"的梦想,因为我们的基因优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关于天才来源的问题就变得更为复杂。遗传和环境,二者是决定天才航线的两股海风。不过,由于马太和乘数效应,极小的基因优势可能导致环境优势的巨大偏差。
比如,如果一个小孩表现出稍强的运动潜力-,与身边的小朋友相比,能够把球踢得更远-,那么这个小孩可能比他人踢球更多,而且更多地与其他喜爱踢球的朋友出去活动,或者加入一个足球俱乐部。如果一个成年人在孩提时期得到更多的掌声,那么他可能更加勤奋地练习并取得更多的成绩。相反,如果一个小孩在人生的第一脚就遭遇失败,那么他或者她就自然成为球队最后挑选的对象,并且因为气馁而放弃第二次尝试。
从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天才与否,与基因和后天培养都是有关系的。即使孩子天生聪明,家长不懂得正确培养,也可能误导孩子。所以,想要培养出天才儿童,一定要注意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适当降低要求有益孩子自信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