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十三岁儿子屡次出走

浏览 6

  “我要回家!”小龙倔强地把头偏过一旁,大声喊着。他说的“家”在安徽农村,家里有奶奶。

  任广礼早年和妻子来宁波打工,现在杭州湾新区一家工厂里做漂染工,小龙留在老家跟奶奶生活。10多天前,任广礼刚把儿子接了过来,可前天下午,小龙突然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已是“熟门熟路”

  “看到小龙时,天已经全黑下来。”杭州湾大桥特警老寇说,当时他在排障巡逻车上突然发现了小龙。

  老寇把小龙带到办公室,通过暂住人口信息,好不容易才联系上小龙父母。

  “听他奶奶说娃儿不想再上学了。怕他学坏,我才把他接过来的。”任广礼说,孩子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和父母一年见不上几次面。

  前天下午4时半,小龙妈妈叫小龙去村口打开水,小龙不干。妈妈一急,随手打了他几下。随后,趁家里人不备,小龙拿了抽屉里的几十元钱,一个人跑了出来。

  13岁的小龙已不是第一次“离家出走”。几年前,他就曾一个人从杭州湾新区“走”到了嘉兴。这次,他又“熟门熟路”地走上沈海高速,想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回安徽老家。

  父母该为留守孩子做些什么?

  “这孩子从小是奶奶带大的,跟我们一点都不亲。我真怕下次一不留神,他又跑了!”任广礼叹口气说。

  如何对待像小龙这样的留守孩子?昨天记者联系了宁波百合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吕飞岳。

  “家是什么?家是心灵的港湾。”吕飞岳说,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留守儿童这一块“先天不足”,容易造成心理缺陷。文中的小龙,他就把“家”的内涵完全归于抚养他长大的奶奶,所以对父母有抵触、排斥心理。也正是因为这种先天缺失,孩子希望获得另一种方式的补偿。“小龙故意辍学,就是希望得到关注。”

  对于这样的孩子,吕医师建议:家长应该给予他充分的尊重,不仅是语言行为上,更是思想上的关爱,慢慢地填补多年的“情感空巢”。同时也应尽可能地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也不一定是物质层面的,比如小龙,可以先帮他找到相似背景的孩子做小朋友,填补精神空虚,慢慢地打开心结,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回归校园。”

(责任编辑:王星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