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中,争强好胜、调皮可爱的马皓轩可谓爆红。抢着玩跷跷板打人,因为抢座位打架,用擀面杖打李昊煜的头,当小老师因为学生不听话就选择暴力,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了小苹果一巴掌……在《一年级》里,似乎所有的老师都在为马皓轩的调皮和打人问题头疼。
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一年级熊孩子,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常见。现实中有很多父母也很苦恼:家里的熊孩子为什么总是调皮捣蛋?一次又一次地教育过后,孩子也会不停地认错说道歉,但他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吗?那为什么还在重犯呢?在学校有老师教,但回家之后,作为家长的我们该怎样教育家里的熊孩子呢?马皓轩妈妈的两大措施,值得所有调皮捣蛋孩子的家长学习。
教育调皮捣蛋孩子措施一:用益智类教育替代暴力玩具环境
看过《一年级》的观众都知道,马皓轩特别喜欢植物大战僵尸,马皓轩妈妈深知这样的游戏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过暴力,所以就把家里所有关于植物大战僵尸的玩具、绘本都收了起来,放上了明媚阳光、能教孩子积极向上的儿童读本,来慢慢重塑马皓轩的价值观。
其实,马皓轩在这方面并非个案。目前,孩子们接触社会的范围越来越大,武侠电影、电视剧的流行,在很多小孩子的心理上渲染了英雄主义色彩,很多不法厂商和商贩,为附和孩子的这种心理,制造暴力玩具。
南京市5岁的孩子当当之前也是暴力玩具的受害者。爸爸为了让他从暴力玩具中走出来,听取了育儿专家的意见,为他订购了能够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创造力,还能帮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二兔邮包。
每月收到二兔邮包后,当当总是玩得不亦乐乎,读二兔绘本,玩儿童益智画册,看互动视频,还学会逐渐去给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做的手工,明显比以前阳光开朗了许多,与小朋友们的关系处得也越来越好了。
育儿专家建议:目前上市场的益智玩具有很多,有些在安全方面做得并不过关,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认清品牌,如乐高积木、二兔邮包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教育调皮捣蛋孩子措施二:学会用故事给孩子安抚情绪
“下次想生气时,就掐自己一下,不跟小朋友发生正面冲突,如果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走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好不好?!”这是《一年级》里马皓轩妈妈对马皓轩说的话。
事实上,人大脑后面有一个区域,是控制人冲动的区域,而大脑前面有一个区域,是控制和限制冲动的区域,当遇到一件事情时,大脑的两个区域会进行转换,会有思想斗争。大脑前半部分控制和限制冲动的区域,要到22岁才能发育完成,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力也会增强。因此,孩子的控制力弱,生气,暴怒,其实是很正常的,我们作为家长应该理解。
专家指出: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不要责备他,骂他,而是要把他的情绪与你链接起来,让你与他有同感。问问孩子是高兴啊,伤心啊,孩子如果能拿一个词来表达他的情绪,他就会慢慢地冷静下来,形成自我控制力,同时给孩子讲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合肥4岁贝贝的妈妈曾经被孩子的坏脾气搞得焦头烂额,之前也曾想过给她讲故事转移注意力,但是没想到孩子正在气头上,听到她的声音反而更加暴躁。前段时间偶然的机会,关注了微信公众号“二兔”,每天晚上八点都可以收听到“二兔故事屋”这个栏目。贝贝妈妈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每当贝贝生气时,就给她放二兔故事屋,故事短小精悍,故事嘉宾绘声绘色地讲解,瞬间就让孩子忘掉了生气这件事,真的是屡试不爽。
乖巧的孩子大家都喜欢,但熊孩子也不应放任不管,或者打骂批评。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多多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
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产生沾沾自喜求虚荣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
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
编辑:陶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