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首先孟子这段"恒产"的议论后面就是关于"井田"制的言论,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孟子的"恒产"论是土地国有制的井田制下的"恒产"论。这样的"恒产"论只能是劳动者稳定地占有、使用、经营国有土地,而不是拥护土地私有制。
其次,在孟子看来,有固定产业的人思想稳定,没有固定产业的人思想不稳定,这些思想不稳定的人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这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在这段文字之后,孟子又讲了农家的许行及"其徒数十人",从楚到滕,而对滕文公说:"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许行和他的门徒听说膝文公要行仁政,就表示愿受一廛(住宅)而为氓(民),按周代的制度对外来的民众,受住宅(廛)和土地是同时进行的。这正说明所谓"恒产"就是对授给的国有土地有稳定的使用权。战国中期,由于广泛存在的个体农民在国家赋税、徭役的盘剥下和自然灾害的打击下,纷纷破产,无法进行再生产,这时孟子倡导"恒产",对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发展生产是有利的。
总之,孟子主张收十分之一、九分之一的农业税和采取单一税收形式,减轻农民负担,让他们富起来,这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其中也夹杂了不少保守、过时、迂阔和不切实际之处。
“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的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的基本翻译是: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孟子 滕文公上》。
孟子是想说,先让人有恒产,而后再让人有恒心,最后让人人都成为君子(士),如此则天下大治。因此孟子在谈教化黎民的方法。
但是,记住重点,孟子的终极目标是让所有的人都变成君子(士),这个有恒产,然后有恒心其实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现实的妥协。并不是说孟子就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就是一种理想状态。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保护产权,否则,如果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没有长久永恒的权利,那么人们就会没有创业创新和努力赚取财富的决心和恒心,只会鼓励短期行为、即时行乐,活一天算一天。一个国家如果对私人财产不予以保护,不让人有恒产,几年来一次平均,甚或通过革命强制平均产权,那么个人财产转移国外就成为可以理解的行为了。国家也不会长治久安。“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什么意思?
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大致意思是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反之,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