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经典读后感有感

浏览 17

  《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是一本由郭泽德、宋义平、关佳佳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1-11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读后感(一):阅读经典,品味人生

  想要获得高于别人的见识,成为真正的高手,阅读经典必不可少。但经典太庞杂、太难啃,如何才能读懂,读透,读出深意? 最近读了《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在谈论什么是经典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出很多,从中国的四大名著到外国的众多优秀作品,然而由于种种的原因,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全部去阅读完。 而通过阅读这本内容极具概括性的书之后,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的去选择出自己最想去读的书。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挑选自己要读的书,而且在这本书中的内容中,对于经典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快的了解书中的大致内容和关键的论点。 在这本书中一共讲述到了30本非常优秀的人文社科经典作品,并且包含了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科目,内容也非常的完善。可将本书视为阅读经典之前的前传和开胃小菜,既可以止步于此,作为对经典的一般化了解;也可探步向前,进一步阅读全书获得深度给养。 比如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借用理性来寻求确切的知识,提出了非常有名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观点。这并不是一个逻辑推论,而是建立在某种理智直观之上的。他也提出了怀疑论,认为要从怀疑周围的世界出发,不知道什么为真,因此可以怀疑一切。这一点是极具突破性的,即便是现在认为的真理,绝对的科学,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被重新的审视,甚至改写。 在这本书中还提到了一部我非常喜欢的作品——《自卑与超越》,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之前我有幸阅读过全文,受益匪浅。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三个方面——理想自我与现实之我的差距,社会性和生理缺陷。阿德勒强调,决定我们行为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我们始终可以在当下做出关于自己生活,关于人生的选择——这一点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这也就意味着不关我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挫折噩梦,我们都可以去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要想成功的超越自卑,终极出路是关心他人的利益和福祉,与他人合作,为人类社会贡献价值——这是阿德勒提出的,非常具有正能量并且积极有效的建议。不管是在工作中,在社交中,还是在感情中,我们都可能会有一些自卑感,在他的这本书中,对于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读来发人深省。 伊塔洛·卡尔维诺说,“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这大概也是中国古人说的,温故而知新吧。 在我看来,所谓的经典就是如此,有着长久的生命力,能够持续的给人以力量,喜悦,温暖或者启发。

  《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读后感(二):30本经典,带你纵览人文社科的世界

  记得以前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特别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工科在大多数国人的意识里,是重要的学科,其重要性超过文科类学科,如果说具备这样想法的人功利,似乎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学专业里,理工科是占多数的,从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理工科的就业面与就业前景也要更宽广。这样的结果导向自然而然地吸引更多人投身理工科学习的行列。

  那么文史哲之类的人文学科难道就不重要吗?未必,只是,更多地人选择先填饱肚子再思考形而上的、不那么紧急的东西。毕竟,想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我们不仅要低头看路,更要仰望星空。

  人文社科,是关于人与社会的科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的内在规律的学科。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不然。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一书中,编者精选了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八门学科的30本经典书籍进行解读,既为不知所措的迷茫读者选书提供了权威的参考意见,也为看不懂大部头的学习者提供了思路。

  我们总说要好读书、读好书,究竟哪些书可以被定义为好书呢?自然是那些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后依然流传至今的书。毕竟,读一部经典作品能抵得上千军万马,读书不在多而在精。将一本书读懂读透,并将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生活的实践和动力,并不容易。

  人文社科类书籍尤其如此。这类书看似与个人的生活关系并不大,实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社会学教会我们怎样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哲学能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关注精神层面的丰满与充盈;政治学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国家制度;法学使我们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学指导我们开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让我们更好地培养下一代;管理学是企业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工作者的必备知识;经济学通过宏观的理论知识指导微观的经济生活和个人家庭理财;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对精选的书都做了全面、客观、细致的解读,从其在学科中的重要意义,到作者在学科领域的地位,从作者生平,到书的写作目的;从书的研究核心,到研究对象和研究思想等,将书进行了拆解,重点介绍了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编者在推介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其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进行分析解读,实用性、指导性强,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比如,在推介《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到的现代刑法制度三大原则时,编者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进行解读。

  另外,编者在推介中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一般来说,人的成长环境、接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了解作者的背景知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

  《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读后感(三):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曾有经营地产生意的友人问我,我们读人文社科的目的与意义何在?在他这样满脑子商业思维的商人看来,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的东西并不能与微信、支付宝账户里的余额相提并论,而是与苏格拉底时代的古希腊人视哲学为贵而无用的奢侈品一般,如出一辙。

  事实上,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人文社科的基本概念历来界定模糊、颇富争议。尤其其中涉及对认知活动、科学划界标准与知识分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见解向来见仁见智。那么,有没有一本书可以让你快速理解并读懂这类知识体系?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在《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中,将人文社科这个大范畴系统地总结归纳为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八大学科,又依据这些细分的学科,遴选出30部经典作品,讲述作者生平,写作目的,将作品研究的出发点、方法、对象、核心观点与视角等方面娓娓道来,对每一部作品的认知都可谓见解独到、发人深思。

  以我们最早接触的哲学为例,作为人文社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哲学是一门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不断的追问与探索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是充当传播各种各样理论学说的工具的角色,哲学无一例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精髓也毫不为过。

  弗洛伊德

  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无疑是个绕不开的存在。122年前,西方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诗人、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因精神极度奔溃而死于魏玛。尼采的哲学理论思想深受德国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叔本华与浪漫主义时期德国后浪漫主义作曲家兼指挥家瓦格纳的影响。从1889年开始,尼采至死都饱受神经错乱的折磨。

  《悲剧的诞生》成书于尼采的青年时代,是其第一部系统地讨论美学和文艺问题的著作,是他全部美学和文艺思想的基点,并集中阐述了尼采的个人美学观点。通常意义上,对任何人而言,第一部作品无疑带有浓厚的自传性质及个人主义色彩,本书亦如是。

  韦伯

  书中讲道,写作《悲剧的诞生》,就是尼采向希腊人讨教存在意义的初步尝试。但事实上,在中年之后的尼采看来,这部以古希腊悲剧神话为底色的艺术理论思想书籍并不成熟,它标志着青年时代的尼采已经开始了对现代文明深刻而有力的批判。在我看来,这也是本书中阐述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底色。

  不止如此,尼采认为,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了人的个性与天性,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重新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在认识论上,尼采是彻头彻尾的极端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尽可能彻底的批判。他那著名的“上帝死了”的呐喊,在那个民智未开的时代,其启蒙价值是不可被低估的。

  通篇洋溢着醉心于古希腊艺术研究的尼采带着探究生命意义的热忱,用悲观主义哲学家的眼光去审视了古希腊人的心灵世界和希腊文明,不仅对古希腊艺术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见解,更用自己独特的观点来阐释了艺术的起源、功能和生命的意义!

  由于日神代表的是光明,尼采借用日神这个神话人物来象征人类赋予世界的精神本能。在尼采看来,它是一种梦幻精神,把人带入幻想世界,使人沉浸在美的外观中,从而忘却人生的苦难,无视人生的悲剧实质,在梦境中去感受审美的悦愉。正如尼采所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个早丧其父、大半生充满悲剧色彩的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往往说出的话总是会让人热血沸腾。不管浪漫还是癫狂,这都是尼采对待生命最真实的态度……

  《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读后感(四):叛逆的问题青年卢梭,深刻反省后,写出儿童教育经典《爱弥儿》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为什么要读经典》伊塔洛·卡尔维诺

  经典书籍在搭建一个人的认知结构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很少有人能够抽出时间和心力读完经典著作。在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不合时宜的发现“时间不够用”。

  惊喜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本书读懂30部人文社科经典》,这本三百多页的书中收录了涵盖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的30部经典著作,每部经典用一万字左右的篇幅描述了编写背景、主要内容、理论观点和知识体系。

  这本书有三位作者:郭泽德、宋义平、关佳佳,他们都是“学术志”平台的资深教育者。

  在阅读书中的30部经典著作纲要的时候,尤其打动我的,是卢梭的经历和他写的《爱弥儿》。

  卢梭出生在1712年,他的童年在父母的庇佑下过得还算平静,并且在父亲的引导下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卢梭十岁的时候,家庭出现了变故,迫使他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从来没有上过学,当过学徒、仆役、秘书、抄写员,直到将近四十岁的时候才摆脱底层民众的生活,因一篇文章《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成名。

  卢梭的母亲在他刚出生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由于缺乏母亲的关爱,卢梭无法抗拒比他年长的女人,曾在自己16岁的时候,与比自己大12岁并且离过婚的华伦夫人相恋了。

  与华伦夫人的爱情,不仅仅填充了卢梭因缺少母爱带来的内心伤痕,还为卢梭的大脑中装满了知识。这是因为华伦夫人家境优渥,收藏有大量的书籍。卢梭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反思自己叛逆的青春期行为,思考如何对儿童进行恰当的教育和领导。

  跟华伦夫人分手后,他与漂亮的洗衣店女工相爱,并一起生育了5个孩子。由于两个人都没有可靠的收入,卢梭将这5个孩子都送进了福利院,让他们至少可以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

  卢梭在《爱弥儿》这本书中,以虚构文学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儿童的“理想国”,以主人公爱弥儿的故事和经历,描述了教育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婴儿期

  卢梭认为在婴儿时期,成人最好遵循婴儿的需要去提供帮助,而不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时间表去遵循。

  第二个阶段——童年期

  儿童应该亲近自然,多参加体育运动。卢梭反对超前教育,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强迫儿童去学习大量的知识。

  第三个阶段——少年期

  智育教育是有必要的,不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第四个阶段——青春期

  这个阶段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需要建立道德感,培养一颗善良的、博爱的心。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卢梭崇尚自然主义教育观,这里的自然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教育要顺从自然的法则,第二个层面指教育要保护一个人的天性。教育是一个人成长中要面对的后天因素,好的教育必然是遵循自然规律和人的天性的。

  教育不是流水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卢梭的这些儿童教育观念,即使放到现在的社会现实下,也不过时。毕竟,孩子永远是孩子,过去的孩子与现在孩子的教育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