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读后感100字

浏览 12

  《哈佛幸福课》是一本由【美】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一):花了4个白天,过了一遍

  幸福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感觉幸福?

  因为拥有想象力。

  可是,这个想象力它有点不靠谱、不可靠。

  它有三大不好的缺点:

  一、它喜欢在不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填补或者遗漏信息(选择性添加或减少)。

  二、它会将现在投射到未来(你以为的未来其实就是现在的思维罢了)。

  三、它不知道一旦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触发了心理免疫系统)。

  这些缺点会怎样?

  致使我们错误的预判而不自知。

  那,怎么办?

  尽量别用想象力吧。

  那,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有倒是有,只是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明智:

  观察别人,适当重视他人的经验分享。

  可是,这个方法却很难实施下去,

  因为,大部分平凡的人觉得自己并不平凡,

  他们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所以,干嘛要听别人的?

  所以,人们,往往在不自觉中**和忽视了他人经验中的智慧。

  所以,人们,一直,想象着,错误着,预判着,

  想象一时爽,现实中潦倒。

  所以,如何幸福?

  看完此书,答案是,幸福没有计算公式。

  它不能告诉你幸福的方式,但是却用科学的逻辑解释了为什么会觉得不幸福。

  如果非要一个结果,那就是:

  想象可以,但要理性一点。

  不能沉浸在想象的幸福世界里而不自拔,那对未来的你并没有太多好处,

  务实、脚踏实地、少幻想才是幸福的正道。

  最好,是多听多看。

  你所期待的生活现在谁正拥有着,那么他此时此刻的生活感悟如何?

  这对你的帮助会比较大。

  因为他的真实经历比你想象中的世界更靠谱一些。

  获取途径之一:多读书吧。

  最后,

  “幸福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能力,你现在就可以练,现在就应该练。”

  “当下即道场,幸福本无须等待。”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二):认识你自己

  追求幸福,是欧美人文科学中一个大命题。毕竟在集启蒙时代人文主义之精华的美国宪法上,就明确写着追求幸福是天赋人权。虽然追求幸福的概念出现得是如此的早,可人类历史长河中,大部分人追求的是生存而非生活。直至近两百年间,物质足以供养大部分人过上,远比古代皇帝还要安逸的生活。这时,追求幸福这一人生主题,就从未如此重要起来。

  光看书名,我们可能以为是老生常谈的鸡汤。谈论一些知足常乐,无私奉献的老话。可是本书是从心理学、生物学、认知神经学、哲学和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阐释,人类如何感知幸福,我们是如何错误的预测自己的未来。与其说是在谈论幸福,更多的是完成古希腊神庙流传下来的千古命题“认识你自己”。

  在书的第一部分,进行了追本溯源式的厘清概念。人之所以能够追求幸福,是相信现在的努力,可以在未来造成较好的结果。信念是十分重要的,真是凝聚起来的信念创造了文明,创造了科技。然而光是有信念是不够的,有时需要反躬自省,信念是否正确。假设我们拥有追求幸福的能力,那么我们在追求幸福的时候,到底在追求些什么呢?

  当然千人千面,对于我来说幸福的事情,对于你来说可能是个噩梦。这丝毫不奇怪,俗语说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所以即使我想教你追求什么幸福,说的再天花乱坠,你不感兴趣也没法。可是作者可以教会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人会问,啊?我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想追求什么呢?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过上幸福生活,问题就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作者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估和分析,帮助我们寻找,如何找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方法。

  要知道,人类大脑是有史以来最精密的仪器,上天最杰出的作品。可是这样一件佳作,也不是完美的。我们的大脑有着属于它本身的局限性。第一、我们的大脑运行速度非常之快,快到我们不能察觉它的运作。当然这也是它的优点,不过善泳者溺,强大的优点有时正是致命的缺点。比如我们时常会进行回忆,提取回忆也比较容易。可是我们的回忆绝大部分都是填充的,这也说明了“罗生门”这部电影是多么的经典。因为我们记忆事件的时候,是把事件压缩为几个关键的线索,等到需要提取的时候,再进行填充。

  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并不是分开的。我们感知世界影响我们如何认知世界,而认知世界也会影响我们如何感知世界。就像之前说的大脑是如何提取记忆一样。我们有时蓦然回首,觉得过去某段时间过得很幸福。很可能只是我们通过和现在的生活比较,觉得过去很幸福。其实过去很幸福吗?也不尽然。

  大脑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是如此大胆的补白。但同时,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却又畏缩得像一个新媳妇。我们很难进行反面思考,就好像小学数学老师一直想教会我们逆向思考,我却始终学不会一样。人的大脑更擅长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而不是将整个局面进行整体的思考。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第二、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想象力会被现实所束缚。很简单一件事情,你能够想象一件和现实完全不搭边的事情吗?你是想象不出来的。拿减肥来说,如果你现在是吃饱的,你很容易会想象到自己接下来一个月都会严格节食。你没有考虑到,等到下一次你饿了,可能还是会吃这么多。大脑运行时,以感受现实为第一要务,我们想要想象未来,可是大脑却始终离不开现实。

  不过有一个有趣的现实是,一个人的幸福有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比他周围的人多拥有多少。这样想,一个人最难过的不在于自己失去多少,而在于看到和他同样的人比他得到更多的东西。当大家都买不起房子的时候,你觉得买不买房无所谓。可当周边的人一个个都买上房子的时候,不论房价多高你都会拼命买。

  还有就是,幸福是有边际递减效应的。第一次谈恋爱,总是幸福的。可是和恋爱对象相处时间太长久了,也会归于平淡。好消息是,当美妙的事情发生的间隔时间很长,出现的形式不一样时,我们还是能维持很高的幸福度。比如,和爱人去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事物,所以说婚姻是一门需要经营的艺术。

  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理念——锚定效应。这个也是我们经常提起的经典案例,在星巴克中,总会把小蛋糕之类的食品定非常离谱的价格。只有这样定价,你才会觉得三十块一杯的咖啡不贵。大脑对绝对大量的刺激并不敏感,却对变化和差别非常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觉得一百万不是什么大钱的原因,毕竟和房价比起来,一百万能干什么呢。

  在认识现实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出现认知上的偏差。想象一下,如果遇到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比如婚礼上被人逃婚。经过一段时间,再去回忆逃婚的经历,你会如何看待呢?调查的结果非常有趣,真正被逃婚的人,在之后回忆,都会感谢这段经历。然而我们都知道在婚礼现场被人逃婚相当尴尬和丢脸,可大脑会像白细胞一样,启动心里的自我防御程序。将这一段经历美化成可以接受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斯德哥尔摩症的原因,有些人被对象虐得死去活来之后,还觉得没有什么。

  另一方面,人们总是选择相信那些他愿意相信的事情。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个专家非常认可你的论文。等你再去搜这个专家的资料时,你会着重搜有利这个专家的新闻。为什么,因为你在进行自证。我们证明自己观点时,都是很宽容的。而要证明我们一时不能接受的观点,我们会更加苛刻和严格。看来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是现代接受教育者必备的品质。如果只接受自己能接受的,你接受再多的信息,也不过是坚持自己的立场,而非寻求真理。

  古人说眼见为实,可如今眼见都不一定为实。因为我们会更偏向于我们愿意看到的事情,而拒绝去看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当然在理解人类之后,还想对他们抱有深深的爱,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希望我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不要失去自己的人性。

  那么如何正确的获得幸福呢?首先,我们要避免上述的认知错误,避免对幸福产生错觉。如果你真想一件事物,你可以看看其他人对此事的感觉。因为未来的自己,对于现在的自己,和陌生人无异。而且,人类将观察世界中的不同任务交给不同的人,再相互交流克服自己的无知。其次,用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去接受与你不同的想法。多去尝试不同的事物,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多彩。

  我们的大脑是如此伟大,以至于创造了连大脑都跟不上进化速度的现代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追求幸福,尽管我们伟大的大脑无法让我们步伐坚定地走向未来,但它至少能够让我们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走得如此蹒跚。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三):大数定律:幸福是大样本人群生存概率学中的期望值

  一直就想翻翻看的一本鸡汤,发现是个关于幸福的概率学推理记录,内容虽然是常识,但也有点意思,权且记录下。

  北京路上的墙画

  (一)人类是唯一会思考未来的动物

  额叶是已知的大脑中让我们想象未来的器官,计划去做某件事情和对未来的焦虑都因额叶而起,其本质是人类利用大脑组织中的额叶预见未来,它帮助减轻我们在发生脑海中想象的坏事时收到的额伤害,通过制造负面情绪——焦虑、忧伤让我们此时的行动更为谨慎,同时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控制欲,通过“我可以控制我的未来”的虚拟控制感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

  (二)“我这也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也适用于现在的自己对未来的自己

  很多人做的判断并非基于对当下和现在的判断,而是以对未来自己的感受作为基础进行的判断,而这种对未来自己感受的想象判断的基础,却又是基于目前自己所在的境况和际遇。比方说在没有吸尘机的年代,人们会觉得未来拥有很好扫除的扫帚会大感兴奋和新鲜,但是这种想象的预判最后结果大部分未必准确。

  (三)幸福是受到语言和记忆挤压的相对感受,经常被误读

  我们的大脑是擅长欺骗和编造的魔术师,其中最重要的欺骗工具是我们的记忆和视觉、语言。我们在对未来做出判断时,我们常常在头脑的盲点上进行想象,根据不可靠的体验和倾向在衡量未来事件的情感价值时做出错误判断。

  (四)比起存在,我们更容易忽略缺失

  判断发生过的事情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是容易的,但是判断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和结果之间的原因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人的逻辑而言,因果关系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解释,因为人们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潜在的解释欲望,希望通过逻辑、推理去解释一个事情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但事实上,缺失的、遗漏的、有悖于我们体验和认知的部分,可能才是事物的本质部分和真相。未来是抽象的模糊的,而现在是细节的、具象的,因为这些遗漏的、缺失的细节,我们永远无法将现在和未来真正的简单连接起来并得到结果。

  (五)想象对于幸福体验而言,并不能超越现实

  每个人都被局限在某个地域、某个时代和境遇之中,试图利用现在所知、体验和意识去超越这种限制是徒劳的。事实上,预期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想象未来的感觉大部分只是我们对现在发生的事情的反应。好的方面而言,未来的你做的事情、能成为的人是现在的你无法想象的,你也许能成为比你想象中好得多的人。坏的方面而言,未来的你和你做的事情,受到今天的你的认知和想象影响和局限比你想象的大得多,突破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想象力的事情(绕口令)。

  (六)幸福是具有空间感的,多样性和变化带来的幸福感与时间跨度高度相关

  幸福的感受是与空间相关的,因为我们很难以单纯的时间维度去理解一件事情。判断的基准点和起点对我们判断结果和终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样性和变化只能在一个很小的时间维度上带给我们幸福的感受,在更长的范围人们的偏好其实在一个平均值徘徊。大部分情况下我喜欢吃樱桃没有那么喜欢吃橙子,那么连续吃了7天樱桃以后我吃到橙子会很高兴,因为短时间内出现了变化;但是如果一个月有一次吃喜欢的水果的机会,那么我会选择每个月吃樱桃而不是橙子,除非我的味觉出现了重大的生理变化。原因在于大脑对绝对大量的刺激并不敏感,却对变化和差别非常敏感。因此,人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容易失准的原因也在于容易将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我在第七天吃到的樱桃并没有比前六天更美味,这种没有变化将降低我们对樱桃的期望值。这种愚弄容易让我们误将强烈的感受当作幸福或者需要的、偏好,然后做出错误判断。社会也容易利用这种比较诱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比较中远离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

  (七)背景、频率、新近度、偏好以及是否属于我们是影响我们判断的最重要的因素

  人类是自我平衡的高手,大部分情况下,大脑促使我们用自己感到愉快的方式进行思考,比如对属于自己的东西、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判断更为积极(哪怕是坏事)。我们是在通过大脑给我们制造的玫瑰色镜片去看待世界,镜片既不能模糊不清,也不能清澈透明到接近真实。我们无法离开现实,更无法离开大脑给我们制造的错觉。简单而言,人类生来就是双重标准的,天生对待他人和自己使用的迥异的两套标准,理解自己比理解他人天然得困难无数倍,推己及人是自然而然的,真正能代入他人的处境思考是异乎寻常地困难。

  (八)做了未必比不做更好,但是不做带来的悔恨更大,常会让我们做出错误判断

  长远而言,人们不作为感受到的悔恨远比行动后感受到的悔恨强烈得多,即使后者带来得结果更坏。我们容易过度合理化勇敢,却不容易过度合理化怯懦。同时小的伤害因为没有激发心理防御机制因此反而带来更多的不良感受,与我们想象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在命运无可逃避、无可避免以及无可挽回时,会做更多尽可能积极的解释。因此带来一个悖论,选择的自由事实上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无可选择反而会促使我们做出最积极的应对和解释。选择面对真实,选择放弃模糊本身会削弱幸福的感受。

  (九)结局决定一切,人们容易记住小概率事件,记住最好的事情和最坏的事情

  人们倾向于记住感受最深刻的事情而非概率最大,频率最高的事情,所谓“总是排在最慢队伍效应”。同时人们判断一件事情好坏容易只看最后结果,而忽略过程,从而扭曲事情的本质。我们的头脑倾向于解释性的理论,因此对于过往的判断更多是基于“基于这种结局我们应该有这种感受”的“理论”而非真实的感受。我们记忆受到了事件的不寻常性、时间的接近性以及我们对当时自己感受的看法深刻影响。

  (十)理念的传播基于超级复制性而非正确

  很多流行的说法和理念是基于其本身传播超级复制的体系,比如传播的群体是否在扩大;一个想法只有在其可以传播复制、赖以生存的社会体系下才能流行,而不论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常见的如”财富会让人幸福”,“孩子让人幸福”。因为没有孩子的人在传播“没有孩子也很幸福”的过程里群体是在萎缩的,或者"没有财富也能找到幸福的方式"的群体是不能发声的。同时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观念让我们固步自封、固执己见,认为自己足够特别到能得到与大部分样本不一样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但是依然过不好我们这一生”的真正原因。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四):哈佛幸福公开课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安静、内省

  仅有信息是不够的,如何解读信息,是更重要的

  凿去生活中多余的

  成为更好的自己

  问正确的问题

  成功:一坚信自己做得到二一直提问

  研究自己

  努力把所学的应用到生活中

  二、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是否适合自己

  认清自己的长处

  问题缔造现实:真正地理解问题,

  练习相信自己,练习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找到榜样

  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

  三、幸福是一种随机现象吗

  怎么挖掘我自己和身边人的潜能?

  关注缺点的同时也关注优点

  培养自身成长和积极性

  关注正面的东西并不断培养能力

  世界需要的: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四、积极的环境能改变人

  人类网络是一个指数级网络

  正确的信息是相信内在的改变

  人性受约束观点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我们需要一个无条件接受自我的地方

  我们接受它并用它发明游戏

  五、环境的力量

  成为你想在世界上见到的改变

  People do what u do

  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

  创造积极的环境

  六:乐观主义

  创造乐观环境:你所爱人的照片,让你开心的东西,绘画,图片,名人名言,励志电影,

  一致性:内外部世界的一致性

  从失败中学习

  解释事件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成功

  现实的乐观主义

  乐观 热情 勤奋

  直面问题

  七、逆境还是机遇?

  1、采取行动,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2、想象成功和努力行动,感情共鸣

  3、认知疗法

  transformation:询问整个现实,并看他们之间的联系

  不要浪费任何一个危机,从危机中成长

  八、感激

  我们专注的东西会升值

  把感激当作一种生活习惯

  benefit finding

  有什么事是你毫不费力就能全身心投入的?

  生活鉴赏家

  九、积极情绪

  分析VS重现

  把自己担心的事情写下来或说出来

  感激是所有美德的发源地

  十、改变

  我真的想要改变吗?

  想要的改变是什么

  情感、行为、认知

  高峰体验

  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影响态度

  拉伸自己,而不要太过度

  长期健康有效的关系是被了解,作为一个人被了解

  休息,对于创造力的重要性

  创造:长期的准备、休息、评估、实现

  好的自传会教你如何成功

  把深刻、难忘的事记录下来

  十一、goal setting

  做你内心深处最在意的事

  对过程的投入

  精神体验

  找到自我和谐的目标

  什么时候最能感觉到真我?

  应用你的人格力量

  what’s your calling

  最好的工作是听从你的内心

  Be the change 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处理压力且健康快乐的幸福生活:例行公事,为恢复建立例行公事的习惯

  问题在于缺少恢复

  短跑 恢复的循环

  平均一个半小时短跑后,休息15分钟

  休息:最微小的休息是15分钟的瑜伽和冥想,然后是睡觉,再然后是每周1天的休息,然后是假期。

  多则裂,少则精

  5分钟起步

  工作与休息 3:1

  十二 从完美主义到追求卓越

  从失败中学习

  the joy of learning

  成功最多的也是失败最多的

  对于学习的热情与喜爱

  将失败视为一种反馈和成长

  自尊的第一个基础就是自我接受

  花20%的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好,剩下的事情做完

  二八法则

  享受学习的过程

  专注于对努力的嘉奖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既享受过程,也追求结果,关注自己所付出的努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们按照你的行为来做,而不是你说的

  注重奖励过程

  负面的原因:3M:放大、缩小、发明

  负面的解决:3P:permission to be human

  positive:失败中的机会

  perspective:转移注意力

  十三 精神肉体

  1、每周4次,半小时的身体锻炼

  2、至少15分钟,每周6-7次

  3、每天8小时的睡眠

  4、每天至少12个拥抱

  身体和精神互相影响

  听从身体的需要

  适度的运动

  适可而止

  循序渐进

  每周3-4次半小时有氧运动,最低要求

  间歇运动:有氧 无氧

  我们值得拥有幸福

  深呼吸是很多冥想的基础

  冥想是专注于现状、此时此刻

  平静是会传染的,就像快乐会传染一样

  改变大脑神经的方式之一是冥想

  冥想的方式有瑜伽、*坐、气功、祈祷等

  1、感受并接受身体情绪

  3个深呼吸

  睡眠:

  1、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免疫力

  2、美容

  3、智力保证

  至少8小时的睡眠

  目标10点睡

  touch

  我们需要触摸。这是先天的本能。

  拥抱的时候要尊重对方

  十四、爱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的需求

  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认识自己,即明白自己的需求

  欲望和热情会随着时间磨灭

  1、每天和人相处多久觉得与人相处是一种快乐?

  接受人性

  向某方面最优秀的人学习

  作业:

  死亡诗社

  律政俏佳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