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狐假虎威”的图书打打假

浏览 15

  7月28日,教育部教材局发布声明称,从未以“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名义出版、推荐图书。此前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阅读指导目录、推荐书目等,均不指定版本。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图书市场、书店,以及网络电商平台,发现此类图书仍大量存在,所涉及的图书、出版社繁多,且处于正常销售状态。(8月6日《新京报》)

  这些出版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打着“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旗号吸引消费,增强市场竞争力,以此获取利益。殊不知,这种行为却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正如教育部所强调,涉嫌违反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因此,对于这种现象不能等闲视之,应该采取积极和严厉措施,加以整治和惩处,对图书促销行为来一场打假。

  网络时代,受电子阅读和网络销售的挤压,实体书店生存艰难,纸质图书消费市场出现较大萎缩,导致出版社面临着发展和生存困境。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些出版社自然想别出心裁,剑走偏锋,在促销上耍手段,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设套路,通过一些小策略来提升消费,稳定市场。这本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销售行为。但是,这些策略和技巧却有着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欺骗消费者,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可是,一些出版社却并非这样。虽然假冒“教育部推荐”之名的图书并非盗版书,内容应该也不存在问题,但这种“狐假虎威”、假冒官方的行为,却涉嫌消费欺诈,涉嫌违法。这就需要对这种促销行为进行遏制,不能任其蔓延下去。

  仔细分析,图书销售导致“狐假虎威”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缘于消费者对官方推荐的过度信赖甚至迷恋。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官方的推荐一定错不了,是可靠的,这种盲目信赖给出版社制造了可乘之机,一些出版社正是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大做文章。因此,消费者应该矫正这种思想认识,在选购图书时,应该站在市场的角度考虑,注重图书的印刷质量和内容质量,不能简单地看表面,相信一些所谓的“权威推荐”,因为一些“权威推荐”只是出版社的促销伎俩,不可信,不靠谱。另一方面,缘于监管缺失。对于这种促销行为,相关部门并没有采取积极和严厉的措施,依法查处,更多时候,恐怕是将出版社和消费者视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并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改变这种监管思维,提升执法敏锐性,用法治倒逼促销合法。

  也许有人认为,假冒官方名义促销只是细枝末节、小事一桩,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实质性损害,但是不要忘记,这一促销行为不仅涉嫌违法,而且,一旦图书质量出现问题,官方就会“躺枪”,可能沦为“背锅侠”,伤及官方形象和可信度。因此,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及时“止损”。在加强市场整治的同时,加强源头治理,对出版业所谓的“权威推荐”来一次大清查、大清洗,维护法律尊严和市场健康,不能让图书促销“狐假虎威”,更不能让违法出版滥竽充数。(刘剑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