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严重期间,使用公筷被频频提到了大家嘴上。随着疫情减弱,这个卫生习惯推行得如何?记者对重庆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大家对使用公筷的态度不一,大多数人平时聚餐时并没有主动用公筷的习惯,但如果席间有人提出,也会乐意支持使用。(7月30日《重庆晨报》)
从记者的随机调查结果看,市民都认可使用公筷好,可以保障卫生安全,减少病菌传染概率,但大部分人平时并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主要原因则是“嫌麻烦”和“不习惯”。由此可见,使用公筷陷入了一个“怪圈”,大家的认知与行动形成鲜明对比,明明知道用公筷好,却不主动使用,导致公筷全面推广举步维艰,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上,无法形成全民用公筷的社会氛围。
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唾液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疾病都是在互相夹菜、公私筷不分中悄悄传播蔓延的。有数据显示,中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成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显然,这与我国民众的聚餐习惯有很大关系,在看似热闹的餐桌上,实则潜藏着巨大的卫生风险。而使用公筷干净卫生,可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由此可见,使用公筷的社会意义和健康价值非常大,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各地应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全力推进公筷普及使用,加大公筷知识的宣传推广力度,逐步扭转大众的认知和行动。目前,上海、成都等发布文明用餐倡议书,均是倡议餐厅主动提供公筷公勺,鼓励市民自觉采取分餐制,在家庭里也尽量使用公筷公勺。甘肃省则实施了公筷公勺地方立法,明确全省使用公筷公勺取餐、推行分餐制等规定。
不过,从实际情况看,不管是倡议书还是地方立法,执行效果都不甚理想,陷入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公筷公勺仍然处于走在“路上”、停在“嘴上”、难以落实到“餐桌上”的境遇。显然,各地需要打破知易行难的僵局,制定更具现实推动力的文明用餐方案,通过宣传和执行双管齐下,并将监督重点放在执行环节,对餐饮企业、机关食堂等实施督察、打分机制,违规者施以相应的处罚。
具体而言,可以由餐饮企业、机关食堂等带头,严格落实公筷制度,形成引领社会风气的文明用餐习惯,带动家庭效仿。鼓励厂商生产销售辨识度高的公筷,餐饮企业推行“双筷”增加的成本给予税前分期抵扣。在宣传方面,除了常规的宣传方式外,还可邀请明星、名人等社会公共人物,做推广公筷的公益代言人,现身说法使用公筷的益处,以形成名人效应,带动更多人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