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一定岁数,踏入一定的生活进程,就会觉得时间匆匆,不经意间,几年就过去了。有很多人,在流逝岁月中,在不断延伸的时空距离里,渐行渐远。愈加让人觉得,友人难得,经得起时光洗涤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有人可能认为未必,会说“我性格好,与周围人都能交朋友”,会说“五湖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朋友”。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会这么说,无非是想拉近与陌生人的关系而已。在他潜意识中,已经将“熟人”等同于朋友,而这,正是缺少真正朋友的一种表现。
真正的朋友之间,是纯粹的,要好的,没有猜忌和试探,说话做事,都不会有太多的拘谨和顾虑。如果一个人,和他周围所有的人都要好,那往往掺杂着虚高的成分,是没有底气的。鲁迅先生曾送给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见,知己难寻,友人不可多矣。
我越来越觉得,人离开了学校,踏入了社会,面对的人群更加广泛,交往更加频繁,反而会增添内心的孤独感。时常会话不投机,酒不对意。有的人,为了跑业务、拉赞助,一场饭局下来,徒添疲劳,最后只剩下独自醒酒的孤独。而朋友,便是治疗孤独和缓解压力的良方。
友人小聚,是讲究仪式感的,这种仪式感,注重的是内心之间的认同。“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对待朋友,要有诚意,就像白居易对待他的朋友,米酒,一定要拿新酿的,大雪将至,屋舍寒冷,要用红泥小火炉将酒暖一暖,驱除友人体内严寒。这种仪式感,更像一种默契和关怀,似乎降低了时光的速度,让日子过得更加精致,缓慢而悠长。
当然,真正的朋友之间,也不用刻意讲面子,不用过于约束。聚餐时,不讲排场,不比阔气,饭馆不用太大,饭菜对味即可。喝酒时,不必劝酒,不用三缄其口,随心,随意,随性就好。
曾有一日,一位朋友约我聚餐,不巧的是,那天我刚好加班,于是,与他商议改天再约。没想到他却一反往常,说不急,等我加完班。等我匆匆赶到时,已经入夜,打开门,看见桌子上一只大蛋糕,周围坐了好几位朋友。当他们起身祝福时,我才意识到当天是我的生日。很多年不过生日的我,内心忽然澎湃起来,满满的感动。
作家李丹崖曾说:人生在世,少年可以浪荡,青年可以潦草,到了中年,对待朋友就别敷衍了事了。人生如白驹过隙,时光会渐渐让我们认识到,友在于真,不在于多,哪怕朋友只有三两个,与其小酌,与其叙旧,与其谈笑,也才够让如流的时间慢下来,让轻飘的岁月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