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走近生活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

浏览 16

  摘要: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今年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4月8日《人民日报》)

  据了解,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体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实践反复证明,让非遗走近生活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

  保护非遗,就是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深深根植于民间沃土、代表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活于人们生产、生活之中的重要文化传统表现形式,这些文化都以一种特殊的存在世代相承,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传承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保护灿烂的非遗,就是留住我们共同的乡愁。

  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是让非遗走近生活的重要形式。纵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来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与大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从这个角度看,非遗越受关注、和各个年龄层群众尤其是广大年轻人互动越多,对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越有利。换言之,只有让非遗融入大众现代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才会让非遗传承更有效,更长远。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恰好满足了人们的愿望,客观上也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让非遗走近生活,也要不断创新形式。应该看到,非遗项目,很多有着小众化特性,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有限。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主导,营造政策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学习、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浓厚氛围,让非遗在接续传承中焕发新生机。据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将于6月至7月在上海市举办“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展现传统工艺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种把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宣传方式,重现活态活力,容易激发人们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兴趣,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和弘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