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摩诘荣辱一生

浏览 11

  大唐盛世,烟雨繁华,算的上是清平乐世,繁荣安康。许是因了世事太平,百姓安居,所以诗人们常常看到的是夜夜笙歌,觥筹交错的繁华与热闹,笔下的字也就随了眼中之景,富丽雍容,辞藻华美。然而在这样的一些词句里,我唯独喜欢王摩诘的诗。喜欢王摩诘的诗,皆是因了他的诗境,清冷幽邃,远离,似一盏清莲,不染人间烟火。他的诗句字里行间透露着禅机,被苏子瞻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我想,任何一个深陷红尘盛景,无法转身离去的人,遇见他的诗,便可抽离凡尘,了悟心性,寂静从容。

  唐朝的诗人有很多,诗佛却唯有王摩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笔下的,早已超过了自然的意趣,渗入一种淡淡的禅意。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他用一支妙笔勾画出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清新,宁静,淡远,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世人读后,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读过他的诗,总给我洗尽铅华,唯留我心的感觉。

  世间只有王摩诘,世间唯有王摩诘。他是,行走于尘世,不慕名利,不爱繁华,用一支禅意的笔,写下百态山水;他是僧人,一生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他穷尽一生想要抵达的风景;他是独行者,“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尘世里,他并不,在那个疏离尘世,水流花开的南山陲边,他可以教清风识字,和明月说禅。

  其实王摩诘早年也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可是后来时局动荡,世事变化无常,他深深体会到无常的世界,无常的因果,便不再执着于俗世,而是选择了吃斋念佛,做了佛前的一粒芥子。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更是厌尘俗喧嚣,便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过上了隐士的。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不仅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而且流淌着空灵怡然,世事忘机的禅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般如诗如画,飘然出尘的境界,世间之人,唯有摩诘。曾有人说他的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想来,应是如此,”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我想,懂得的人,读至这般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地,早已是烟水不扰,物我两忘。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每每读到王摩诘的这句诗,便如同寻得了寻明月清风,得到了一份清宁静寂,在他淡泊的情怀中感受那悠然流淌的禅意。

  王摩诘的一生与山水为乐,了悟禅机。天地沙鸥,他始终都是一叶菩提,在寂静的山水间,淡看凡尘荣辱,不做人间富贵花。他与几株草木相守,岁岁年年,年年岁岁,煮着一盏禅茶,在最深的红尘里,看明净的山水,悟空明的禅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