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樱花盛开,久负盛名的武汉大学樱花节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伴随着蜂拥而至的人群,“黄牛”也借此机会大发不义之财。据《楚天都市报》报道,3月27日,武昌警方在武大抓获多名黄牛。原本祥和热闹的樱花节,变成了令人揪心的“樱花劫”。
为了保证校园秩序,今年武大推出了“赏花新政”,采取网上预约、人脸识别等方式严格限制游客数量。这样一来,没有提前预约的游客只能“望花兴叹”,而这正好给了黄牛大肆敛财的可乘之机,他们向游客收取几十元的费用,利用自己的“资源”将游客带入武大校园赏樱。但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新政”可以将没有提前预约的游客拒之门外,为何会对“黄牛”形同虚设?很明显,武大对于樱花节的管理存在疏漏。既然规定已经制定,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只要游客没有预约,就不能让其入校。如果按部就班不得入内,旁门左道却畅通无阻,只要花钱找“黄牛”就能解决问题,那么游客数量并不会大幅减少,“新政”意义何在?
从倒卖火车票到倒卖专家号,再到“40元带你看樱花”,“黄牛”可谓无孔不入,俨然已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牛经济”。在对趁火打劫的黄牛口诛笔伐的同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黄牛”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特定的资源稀缺。资源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难以满足需求,只好求助于有“门路”的“黄牛”们。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旅游资源却日益减少,大量城市土地被住宅、道路、工厂挤占,留给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寥寥无几。环境良好的大学校园成了人们旅游踏青为数不多的去处之一。但校园毕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园地,其承载量是有限的,所以武大才推出“新政”,这使得本就稀缺的旅游资源更加捉襟见肘,供不应求自然会催生“黄牛”。
除此之外,一些媒体的宣传炒作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年来,武大一直头顶“中国最美大学”的迷人光环,樱花更是成了其蜚声全国的一张名片,如此以来,各路游客自然是想一睹芳华,人满为患也就不足为怪了。对学校进行宣传,是为了提升其知名度,其初衷是好的。但过犹不及,过度的宣传炒作,把学府变成了公园,未免本末倒置了。
大学作为公共资源,向公众敞开大门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变成与世隔绝的“孤岛”,对大学自身的发展也是弊大于利。但要兼顾学生和游客的利益,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要给绿化和公共休闲设施留下一席之地,不能让人们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无处可去;其次,学校要在校园管理上下足功夫,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确保游客的利益不损害学生利益;再次,各路媒体要合理宣传,不要大肆炒作,大造噱头;最后,游客也要注意提升自身素质,提前预约,遵守秩序,文明游览,自觉**“黄牛”等不法之徒。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还校园一片宁静,才能看到美丽的樱花在和煦的春风中绚丽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