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育平村妈祖庙(散文)

浏览 12

摘要:根据上述情况,可以说明育平村的开基时间久远,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为育平村人之所以尊崇妈祖习俗,信奉妈祖义理、弘扬妈祖文化,推崇明德修身、止于至善的道德懿范,形成急公好义、积德扬善的良好村风,提供明晰的注解和具有说服力的佐证。

育平村,坐落于武平县中赤镇的最南端,东靠岩前镇澄邦村,西接下坝乡美溪村,南与广东蕉岭县广福镇接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闽粤两省边界村庄。该行政村距离中赤镇政府25华里,现有住户380多户,人口1500多人。由于山地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农田土壤肥沃,耕作条件优良,这里出产的茶叶、金桔等农产品,在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是闽粤两省边界地区知名的传统品牌。再加上地处闽粤两省边界,地理位置独特,交通出入方便,人员交流频繁,可以直接面向广东,接受区域市场辐射,农副产品销售比较顺畅。因而,育平村具有较好的发展种养殖业的客观自然优势,近年来经济建设不断加速,群众收入稳步提高,基础设施逐年改善,展现了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育平村天后宫,坐落在育平村西南角的黄龙(泥)岗自然村,如同一个身披铠甲威风八面的武士,静静地镇驻在育平村的水口,守望着这一方美丽丰饶的土地。满目清秀的水口两边是绵延的群山,生长着茂密葳蕤的丛林,各种高大的树木遮天盖日,将整个水口围拱得密不透风,天衣无缝,形成一个聚风藏气、山伴水生的上佳风水格局。在雄奇峙立的天后宫的前面,是一大片宽阔平整的农田,种植着水稻、烟叶、仙草、溪黄、蔬菜等各种农作物。由于种植的季节和作物外观形态的不同,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调,构成一幅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图画。在这一幅绮丽图景的中间地带,有一条清澈纯净的溪涧,从村北边的上径、寮下等自然村逶蛇而来,通过汇聚山垅田畴之间的汩汩泉流,水流量逐渐地丰沛起来,蜿蜒曲折地穿村而下,经过上村、窝子等自然村落,流到了地处黄泥岗的这个水口。然后,绕过天后宫右侧的渊薮,顺着陡峭的山崖纵身一跳,激扬起洁白的浪花,迸发出激越的涛声,一路上跌跌撞撞地顺坡而下,冲向下游的育才峰,汇入长潭水库的滚滚波涛,直向迢递远方的南海奔流而去。  这座高大挺拔、气势堂皇的天后宫,是一座新旧承合的寺庙建筑,正殿及厢房为混凝土砖木结构,侧屋则是用土木夯筑的泥墙屋。从远处的路口看过来,只见整座庙宇飞檐翘顶,琉璃瓦面,雕梁画栋,宽敞明亮,布置得规整有度,安排得自然得体,华丽中蕴含肃穆,端庄中透出明快,散发出浑厚庄重的古朴气韵,使人产生庄严肃穆、威仪矜持的心理感觉。庙门口张贴的一副对联:“天下无双女,后中第一人”,说明了乡野民间对于天后娘娘无限景仰、万分服膺的真情流露和灵魂寄托,是妈祖信俗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的真实写照。走进庙门后认真地浏览,发现庙堂由一个面积稍大的正殿和两间较小的偏房组成,外加天井、廊庑、衬舍等,结构严谨,布局精当,建筑面积达到200平方米左右,较好地满足当地信众平常从事祭祀活动的需要。  在这座宽敞庙堂的正殿中央,布置了神光辉明的绣帏神座,供奉着妈祖太太林默娘的鎏金神像,慈圣昭然,仪态祥和,风华万端,神威显赫,正在亲切注视着每一位前来烧香朝觐的信众,给人以慈航普渡、护国佑民、福泽四海、弘德扬善的心灵启迪和信仰皈依。在神龛的面前设置了香案、供桌、烛台、以及礼器、木鱼等各种用品,器具摆设,一应俱全。殿堂内外香烟飘衾,烛光闪烁,日月秉照,长明不熄,显示出当地百姓对于天后娘娘发自内心的敬仰,以及真情奉祀透彻心扉的虔诚。在天后宫大殿的右前方还建有一座财神庙,供奉着人人敬奉的关帝财神爷,说明了村人们尊神明、求平安、求发财、求富贵的精神价值取向。  经过勘察查证,在天后宫正殿右边墙上镶嵌的石碑上面,明确记载了这座天后宫的最初建筑时间,确定为清朝道光二十四年(即公元1844年)的冬月,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以此可以说明这是一座年代久远的专门祭祀天后娘娘神祗的庙宇。在天后宫的其他几个地方,还保留了几个修建庙宇的芳名碑,原始记载了当地乡绅耆老当年捐款的数目,以及款项的使用情况,表现了当地民众竭诚感恩、热心公益的款款情怀。当地群众介绍,这座天后宫建成至今,曾经过几度修葺,尤其是在“文革”时期被人为破坏,弄得墙倒屋塌,门断梁折,面目全非,一片狼籍,损毁非常严重。直至前几年经过广泛发动,捐资募款,投工投劳,才从一片荒草萋萋的废墟中恢复重建,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也许正是因为村民的笃信和虔诚,感动了福庇四方、救民于水火的妈祖娘娘,使她对这一方民风纯朴的土地和真诚善良的民众,怀着无限的缱恋和悲悯之情,给予极大的眷顾和关照。所以,自天后宫建成以来的漫长岁月中,村子里虽然有时发生一些小的事故,诸如从事运输的车辆从溪涧边侧翻入水中、小孩子从木桥上失足坠落溪涧之类,却从来不曾发生过大的伤亡事故,只是给人们带来些许的不安和惊吓,以及值得认真记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可谓不幸之中的万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情成为当地民间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话题,自然让当地的信众感恩戴德,铭记于心,从灵魂深处更加笃信妈祖娘娘的福应灵验,坚信只要有天后娘娘大慈大悲的福泽庇护,定然能够趋利避害,消灾禳祸,护佑一方的太平岁月,保护老百姓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  育平村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村子周围崇山峻岭,峰峦罗列,远离周边的通衢大道和城镇古邑,在以往交通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显得相对比较偏僻闭塞。另外,与一些境内拥有大溪大河的村庄不同,村子中间只有一条蜿蜒清浅的溪涧,集雨面积小,径流量不大,离最近的石窟河中段的“育才峰”,最少也有七、八里的路程。因而,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看起来,没有舟楫通行之便利,并不太适宜发展水上运输业,从事木材的交易和经营。然而,恰恰在这个远离河川的村庄,却兴建了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天后宫,人们虔诚祈祷,香火不断,比一些沿河的村庄更加尊崇妈祖信俗,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寻根追溯和悉心探讨的事情。  根据育平村及周边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这里属于丘陵山地,重岭叠嶂,茂林修竹,森林资源极其丰富。自古以来,居住于此地的山民们,为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因而,在以往道路闭塞、运输不畅的年代,唯有借助水流漂浮的力量,将木材从山涧中漂运出山外,到达水流丰沛的大河边上,然后制作成木排放运到广东沿海,获取丰沛的经营利润,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因此,尽管流经育平村的溪流不是很大,但毕竟有一定的径流量,尤其是在春夏之交的汛期,趁着山洪暴涨的机会,掌握好最佳的利用机会,迅速将事先堆积在山涧边的木材一次性地漂运出去,可以顺利到达下游广东地界的“育才峰”。虽然其间路途曲折,水流湍急,落差甚大,颇费一些周折,存在较大的危险系数。然而,比起完全使用人力进行搬运,自然省事省力多了,不啻为一个不得不行的方法和路径。而且,“育才峰”地处石窟河的中段,这里上连闽西武平县的几条溪河,下达广东蕉岭的长潭,已经进入了梅江水系,是闽粤水上运输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木材集散地。在这里就可以进行初步的木材交易,将木材卖给广东客商。当然,也可以将木材制作成木排,自行放运到沿海地区贩卖,减少中间消蚀的差价,赚取更可观的利润。如此说来,育平村人实在是非常的聪明,能够智慧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借以克服自身地理条件的缺陷,化危为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获取上天赐予的沛然福份,去滋养一方丰饶的水土,达到臻美至善的境界。也许正是因了从事木材漂运出山的艰辛和危险,为了寻找心灵的寄托,消除内心的不安,祈求上苍的护佑,育平村的父老乡亲们才会契合妈祖信仰的灵魂感应,戮力同心,不遗余力,开启社会风气之先河,在涵养风水的村子水口,兴建这样一座颇为气派的天后宫。而且,怀着无比感恩的执着信念,从不间断地进行拜谒祭祀,借以获得妈祖太太神灵的昭示,推进忠厚善良的乡土文明。  历史上,育平村的村名叫做“箬菜”,其意思极其晦涩突兀,不知缘自什么来由?包括后来改村名为“育才”,基于什么样的考量,其过程又是怎样的?村中的老人已经很难说得清楚,史料记载也语焉不详,实在需要认真加以斟酌论证。而且,与育平村地理位置相邻的一些地方,都与“箬菜”这个称谓有一定的关联性。诸如上面提到的隶属广东辖境的“育才峰”,以及其所属的“育才村”,包括上育才和下育才自然村,原本都是从“箬菜”这个地名的谐音引申而来,这其中定然有其深厚的渊源,及其特殊的奥妙之处。所谓“箬”者,是一种阔叶细茎的竹子,它的叶子富有韧性,就是我们端午节时用来包粽子的材料。据说育平村水口以下的山涧里,就盛产这种小竹子。然而,“箬”字后面加上一个“菜”字,其意思就难以猜测和臆想了。另外,据《武平县志》及其他史书记载,“箬菜村”曾经出过一个叱咤风云、威震八方的名人,即明朝中叶的著名农民起义首领丘隆。他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暗中劝说时任武平千户所的军官刘铎,伺机发动驻所官兵揭竿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至数千人。在占领汀属各县后,又攻下了江西石城、广昌、信丰,以及广东省的揭阳等县份。后在朝廷组织闽粤赣三省官兵联合进剿下,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丘隆等起义首领先后被擒,就义于闽西的上杭县。现如今,育平村中生活过的“丘姓”人家不复存在,是否被“株连九族”斩草除根呢?已经不得而知。根据上述情况,可以说明育平村的开基时间久远,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为育平村人之所以尊崇妈祖习俗,信奉妈祖义理、弘扬妈祖文化,推崇明德修身、止于至善的道德懿范,形成急公好义、积德扬善的良好村风,提供明晰的注解和具有说服力的佐证。  育平村的广大信众以天后宫为中心,经常性的开展各种朝拜祭祀活动,虔诚地拜谒妈祖娘娘的尊容威仪,祈求得到天后太太的庇佑和保护,带给一方老百姓无穷无尽的恩惠,使芸芸众生能够年年如意,岁岁平安,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远离各种灾难和饥荒,过上富足康乐的生活。与许多地方开展的妈祖祭典活动一样,除了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妈祖太太的“生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太太的“升天”日,育平村天后宫一定要举行庄严肃穆的祭典仪式之外。经过天后宫理事会的商议,确定每年农历的正月21日,为当地民众向妈祖太太“祈福”的日子,善男信女们八方云集,前来天后宫虔诚敬香,祷告妈祖太太广施福泽,保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物阜民丰,万事顺达。同时,确定每年的农历冬至节气以前,以十日为限,择定黄道吉日举行“还福”典礼,庆祝和感恩妈祖娘娘的神明赐福,使大家能够共同赢得丰收的年景,分享收获的喜悦。等到祈福还福的日子,天后宫大殿内明烛达旦,香烟缭绕,斋果供品,恭敬如仪,显得异常的庄重肃穆,喜庆祥和。特别是每年农历7月13日的天后宫“打醮”活动,更是喜气盈门,盛况空前,在周边地区造成重大的聚集效应。在醮事开始以前,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几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收拾门庭,打扫卫生,通知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天后娘娘的祭祀活动。等到“打醮”的当日,各家各户趁早起来,烹鸡宰牛、打糍做粄、备好各种美酒佳肴,珍馐果品,恭候三亲六戚的到来,忙得不亦乐乎。每当此日的天后宫,被信众们精心打扮,装饰一新,显得流光溢彩,呈现满堂金玉,充盈着欢乐升平、吉祥和谐的喜庆气氛。等到妈祖太太到全村巡游的当口,村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人们争相目睹天后娘娘的懿范风采,祈求天地神明施恩降福,庇佑众生百姓,远离疫病灾祸,安享盛世太平,过上幸福生活。此时的育平村沉浸在重大节日的喜悦当中,洋溢着全民欢乐的快乐氛围,让人们真切感悟到妈祖娘娘的神圣威仪,切身体验到天后太太义薄云天的博大情怀、普济众生的神圣境界、扶困救厄的善行懿举。广大信众满怀虔诚,心生敬畏,更加增进自己的内心信仰,更加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让千年延续的妈祖精神内涵发扬光大,让世代坚守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品格历久弥新,在美丽乡村如花一般绽放得更加绚烂。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