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记
不知苏轼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想到那在月宫中怀抱玉兔满目孤独的奇女子嫦娥,有没有品尝那风味独特的月饼,有没有摆上供桌拜过月亮之后再饮酒大醉,作此篇。
不知苏轼再异乡的中秋风俗和现在我们的风俗是不是一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若亲人团聚,定会异常珍惜眼前这月光下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永远记住这皎洁之月,怀念着嫦娥奔月的传说。赏月,品饼,月下之景已成定格,成为永恒。如若不能团聚,遥望同一轮明月,恐怕不会有东坡这样豁达开朗的胸襟吧。思念始终就如不合时宜的云一般笼罩心头。抬头,看月,即使品饼,我想也会索然无味。月下,思乡人的泪挂在腮旁,如嫦娥那孤寂的眼神,凄,清。
而那月中的嫦娥哦,是不是也正在月中看景呢?左眼是亲人团聚,美好时光,左眼是俩地分别,苦愁孤寂。嫦娥看看左边,看看右边,看看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砍伐桂花树的吴刚,看看怀抱中的小白兔,再看看孤独的自己,泪,无声滑下,左边的叫喜,右边的叫悲,混合再一起,叫做愁。嫦娥默默地合起秀手,向世间传达最淡漠却又最纯真地愿望—凡尘中地人们啊,让笑常住心间,哪怕眼里含着泪。
一如在月下看月地小小地我,眼里全是思念。忽然,我笑了,虽然,眼里,有泪。
(责任编辑: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