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爱的源泉

浏览 14

  小时候爸爸说,屋后有一座山。于是,我幼小的心灵中就会想到,有山的地方就能找到家;妈妈也说,门前这条河流过的地方就是家乡。于是,我幼小的心灵中就会想到,有河水流过的地方就是家乡。爸爸妈妈还说,有糖吃的地方就是家乡。于是,我幼小的心灵中就会想到,有糖吃的地方就是家乡。

  长大后,无论在哪里,见到山就会想起家,想起梅家山;见到河水,就会想起家乡,想起沱江河;见到糖果,就会想起家乡,想起甜城——内江。

  梅家山给我带来过无穷的欢乐,它就像父亲一样陪伴我、让我勇敢和坚强。喝着沱江河的水长大,母亲河养育了我,无论何时何地,想起母亲,就会想起沱江。吃着糖果、蜜饯长大,内江就像父母的摇篮,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无论何时何地,想起父母,就会想起甜城,就会想起家乡。

  懂事后,父母再也不说什么了。我对家乡有了自己的认识:走出内江,内江就是家乡;离开四川,四川就是家乡。

  当我嗷嗷待哺的时候,吃到了母亲的第一口奶水,于是,对母亲的爱就成了一种毕生的依恋,一种血缘的亲情。亲情没有时空间隔。没了亲情,无论活到多大岁数,就成了孤儿。我吃着家乡的食品长大,对家乡的热爱就成了一种乡情。乡情忘不了,割不断。没了乡情,无论走到哪里,就成了漂泊的游子。

  舌尖牵动乡情,乡情连着内江。麻辣牛肉面、红油面、寡妇面、兔子面、鸡汤面、渔溪鲶鱼、球溪河鲢鱼、黄辣丁等,都是内江的美食;各种蜜饯、东条、花生糖,享誉省内外;糍粑块、麻辣牛肉干、油个子、麻辣兔丁、菜皮子、豆腐干等,是最爱的小吃;冬尖、塔罗科血橙,周罗卜、海椒,白乌鱼等等,是著名的土特产品。家乡味,乡土气,让乡情融化在了我的骨髓里,终身难忘。

  乡情,是对风土人情的习惯和认同。我睁开双眼,看到了父母的音容笑貌,于是,对他们的脸庞的热爱就成了终身的依恋。无论美丽或丑陋,高贵或贫庸,他们的脸庞就会在我心中打上烙印。没了这种烙印,就成了弃儿。走遍山村和城镇,习惯了本土风情,自然形成了一种乡情。乡情忘不了,割不断。没了乡情,心无所依,爱无所寄,就成了弃儿。

  内江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让我的乡情浓浓。山水牵动乡情,乡情连着内江。想那内江八景——“东林晚眺、圣水灵湫、西林古渡、浮桥暮霭、三元晴岚、挂榜落霞、沱水夜月、高寺耸翠”不知迷醉了多少文人墨客;看那资中八景——“重龙晴岚、灵岩泉韵、北田秋丰、盘峰暮雨、醮坛云梯、珠江夜月、古渡春波、渔灯晚照”不知让多少游人流连忘返;还有那威远八景——“镜塘夜月,沙岸晨钟,白塔抹烟,紫金叠翠,横山落照,高洞飞流,古佛洪崖,老君丹灶”不知让多少人思念。隆昌的石牌坊,古宇湖、云顶山、白云湖等风景区,让人赞不绝口。看惯了家乡的山山水水,那份乡情,那份眷恋,无论走到哪里,都让人难以忘怀!

  还有一种乡情,是对历史名人的仰慕。名人牵动乡情,乡情连着内江。自古内江多俊杰,近代更是英才辈出。才高八斗的苌弘,贵为圣人师长,学富五车的骆成骧,清朝末代状元,让我们为乡情深感骄傲。国画大师张大千、**大王喻培伦、新闻巨子范长江等,让我们为乡情增添了一份自豪。

  乡音难改,乡情难却。一句“巴适得板,安逸得很”的乡音,唤起了多少人对内江的热爱,对家乡的向往。以语气助词“哈”为特征的乡音,更是让多少“内哈儿”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至死不渝。乡情,是爱的源泉。爱内江,爱家乡,爱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