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又现新景

浏览 18

  “十一”长假,出远门是许多人的选择。正好老家亲友财叔七十大寿,新居落成搬迁,就和家人亲友选择回老家看看。

  出生在农村的我,虽然离老家几十年了,表面上是城市人,但腿子脚上还有泥土的味道,离不开那个土字,多多少少还保留一些乡愁。在当年的老房故居游走一番,我住过的老瓦屋依旧,只是儿时的朋友随着时光流失,那曾经阳光的脸上了留下了岁月打磨的年轮。转到房前屋后经常过去经常散步玩耍的地方,却见了不少新气象。孩提时奔跑打闹、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已铺了水泥地面;那块光秃的草坪,修成了村里小广场,还加了一些健身设施,有老年舞蹈队于此初展身段;屋后的老井,小时候不知有多少回在那儿抓蛤蟆、捞鱼虫取乐,在当时只是一个小泥潭,靠天降雨而为之,经疏浚之后成了清澈的小人工湖,周边种植了许多花草,水果树已有一人来高,带有南国风情的曲折栈桥掩映其中。

  财叔的新屋就在我老屋旁大约二十米远,不是高楼,而是仿古的一层四合院,特别适合老人居住。财叔告诉我,房子的地面都架空了,可以防潮。房子里面的家居陈设既有现代文明的气息,也有土家人的风味。他儿子媳妇都在县城里工作,离这儿仅有半小时车程。我问他儿子,还在城里还买新房吗?儿子笑着说,今后就以这儿为主,这青山绿水感觉还是比城里好,没事还可陪陪父母。记得前几年,像财叔农村户口的人总是想法弄到城里,如今是城里人回到乡下买一间小房居住竟成了一种时尚,一种向往。

  又一日,约了朋友在城区西边约十公里的教育园区的相见,那儿是我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当年在我眼中是远若边塞少人烟、荒僻,到让人觉得遇见野鸡也不稀奇的大片荒地,如今是孩子们的乐园,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服务,那场面与大学城差不多,也让当地的村民享受着城市的繁华。在教育园区的东边曾是一条污染严重的臭水小河,经过治理现在比县城还繁华,成了年轻一代聚居的新城,马路平整宽阔,绿树芳草环绕着一座座造型现代的大楼,时尚的红男绿女川流不息。记得当年人们看报纸上政府这庞大的规划,还觉得是痴人说梦,不想此去经年,梦想就这样走进了现实。

  沿县城逆江而上,折转十余公里,有一座高155米的隔河岩水电站,大坝横断清江,让穿行在两岸青山中的江流高峡出平湖,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面前徐徐展开。水随山势,绕行在群山之间,夹持江水的两岸山体,大多被绿树覆盖,似绿毯从山顶直铺到水中,假大坝之功,江水攀山而上,与山上绿树相拥相携,温情而浪漫。

  清江的山好像不是普通的山,被树木覆了山石,游人看到的并非一石之像,而是整座山体形成的巨幅雕像。如巫灵大佛,高达278米,底宽144米,是世界上第一大生态大佛。顶部裸石,正好形成佛的面部,五官清晰,神态安详,植被披拂的双臂自然垂放。无人不为大自然的造化惊叹!

  早上的江面,朦胧的薄雾像神秘的丝带在江面上笼罩飘绕,江水烟波浩渺;清江对岸的诸峰也被迷蒙的白色雾气所遮盖环绕,时而,随着雾气浓云的散去,隐隐露出挺拔怪异的山峰,有的像人形,有的像狮虎,有的像龟兔,有的像香炉,有一座山峰特像美女,显得格外俊俏,一缕秀发披散,像刚出浴的美女,令不少游客拍照观赏。

  蔚蓝色的天空中时有几只雏鹰恣意翱翔,时而平展翅翼窜入云隙,时而转侧身躯向下俯冲。山上袅袅娜娜仙气,与天云相接,如缕缕轻烟,又似琼楼玉宇飘坠而下的云纱霞衣,婉约而柔情。

  连绵起伏的青山在错落有致中竞相挺拔,柔中带刚,刚中含秀。清江的江水,既不像大海的深邃湛蓝,也没有小河的草绿娇柔,而是青绿相间,倒影叠翠。

  如果你是坐在游船上,船在江中走,人像是在画中游。蓦然回眸,船尾在江水中拖曳出一道道晶莹雪白的浪花,在空中挥舞着曲线,美丽中带着激昂。扶舷迎风,江流汹涌而来,几多雄风豪气。当你面对这里的白云蓝天、碧水青山,沐浴在天然的氧吧中,沁入心脾,如饮甘霖,一切浊息杂念便会离身而去。

  两岸山上有传统的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面江而筑,错落有致,还有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停泊着。几名土家族少女悠然坐在船头拨弄琴弦,温柔娴静,似天幕垂帘,仿佛走进了青山秀水与巴风楚韵融合的世界。空中淡淡的云,在青山秀竹的掩映下,平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和神秘的气息。

  夜幕慢慢降临的广场,各种照明设施灯光亮了起来。土家族的兄弟姐妹们欢聚广场,随着音乐的响起,几百人一起舞动,那阵势真是震撼人心。旋律优美,节奏鲜明,舞蹈动作姿态奇异,如《巴山舞》中有种舞姿叫做《风摆柳》,舞者的手臂摆动就像杨柳一样在风中柔和摆动,煞是动人。

  那些家乡记忆中的老地方,没有想到竟然成了一处又一处我未曾踏足的新景点。一场返乡之旅,演绎成了满眼新奇的外地游。而令我稍稍惊讶的是,即便是久居故乡的父老乡亲,对这些仿佛近在眼前的变化,也感到陌生而兴奋,我把照片发到网上,很多人不相信我的家乡还这么美丽。

  这让我想到,人们或许常对远方饱含幻想,却少能注意身边新生的风景。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今,在老地方看新风景,也是增长的见识。只不过,这次的“万里路”不用我亲自去走,而在时光的流逝之中,在前进的社会与国家脚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