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取消任何形式的统考:利大于弊。
其一,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九年一贯制。中间没有任何形式的统考,小学直接升入初中,是符合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也是人心所向。
其二,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心理负担。一有统考,必定为“分”而教,为“分”而加班加点,甚至牺牲其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难预估。
其三,利于小学将时间、精力放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上,而不是应考上。解放学校、教师就是解放教育,才能保持小学教育的活力和创造力。
其四,利于小学各科的均衡发展,而不是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统考科目上,素质教育才能得以真正深入实施。
吴江多年来取消小学统考所带来的素质教育环境,已经深得人心,实在来之不易,在全国实属罕见。吴江教育是否能在全国树起一面真正的素质教育旗帜?取消统考,还权(教学权、考试权)与学校、与教师,创造一个新的教育天地,是教育的理想。吴江已经做到了,唯一需要的是,坚持!
现在的顾虑是没有统一的考试,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实际水平如何评估?小学是否会放松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业质量会否下降?这些疑问的确需要解答,更需要对策。教育局和学校及教师,应该各司其责。就学校层面来说,应该提供以下保障。
其一,确立科学的质量观。学科教学质量不仅仅是考试分数,而重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学习态度(情感)、学习习惯。
其二,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基础,研制可以测评的水平标准,即合格水平标准。比如:语文学科中最难评价的阅读能力水平,可以借鉴台湾、香港的命题样式,一个阅读题测试一项理解能力(如推理能力、联想能力等)。每个年级抓住阅读能力的关键指标命题,可以比较科学地从阅读题的得分中分析出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
其三,建立简便的监测机制。盛泽实验小学采取的是每学期期中阶段,以学科能力竞赛的方式,举行年级学科能力竞赛(单项能力检测、综合能力检测并行)。六年级举行全科能力综合检测,每个学科用半天时间,检测各项核心的能力达标状况。这样的质量标准及定期检测,是以竞赛方式举行,只奖励优秀师生,不会带来太大的压力,而又能激起师生的竞争意识。多年试行下来,成效明显。
期末考试,则采取综合试卷的方式,以课程标准中的合格线为评价标准,着重基本积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检测。由学科骨干教师团队研究命题,并经学校科教处审定,确保考试试卷的难度系数符合课程标准。
对于考查学科,则采取以教师为单位,抽取其所任教的一个班级,再抽取一学期所学的一个项目,全班学生逐一现场考查。这样的样本检测,真正将质量落到了学生个体上。从而切实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其四,形成常态的阶段自测。以学科年级组(20班)为单位,建立常态化的教学自评自测。每个单元都有一份基础检测,及时采取补偿教学。学科教研组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研究单元的检测及分析。
其五,坚持教学七认真检查制度。重点放在学生作业的检查上,一是统计学科作业量,二是分析作业的质,题型、类型及学生的准确率。尤其是每班学业水平最后5名学生的每个作业本,必须一题一题检查,看学生的完成质量、教师的批改质量以及学生的订正状况。这样的检查,确保了日常每一节课后学生练习的质量底线,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质量。有了保底的日常作业质量,教学质量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其六,深化一课三磨教研制度。教学质量来自于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很难全程全员监控的。而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盛泽实验小学抓住课堂教学研究这个核心,采取“一课三磨”的策略。一磨教材解读,提炼教学内容,聚焦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集中在“核心内容”上,力求学生有所得、有所长进、有所变化。二磨活动设计,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学习活动、练习活动,让课堂时间集中在“学生练习”上,力求看得到学生的提问、思考、回答。三磨教学技巧(风格),扬长避短,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让课堂充满教师的教学魅力。一课三磨带来的是教师的成功体验,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课堂变革。一切有用的方法、模式、理念,都在磨课时悄悄地融入其中。
其七,提倡“四本”化的课程建设。校本、师本、班本、生本,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四个层面,我们从校本转向师本,进而向班本和生本迈进。课程建设实质上是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践,延展性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业成绩,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盛泽实验小学主导的儿童阅读课程、儿童写作课程、儿童思维课程及儿童哲学课程,将带动各科的融合、深入,实现深度学习。这样的研究,将是教学质量的最坚强保障。
当然,对于面广量大的农村小学,可以采取实验小学集团化的方式,甚至像常州一样采取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整体推进。必要的个别小学质量检测,可以随教学调研和督导评估进行。
总之,“没有分数”的小学教育,值得我们共同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