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物杨振宁的保钓轶事——纪念保钓运动5

浏览 16

参加过20世纪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的“老保钓”,或许还记得当年保钓积极分子——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1997年,杨振宁恢复了中国国籍,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因为他本来就是地道的“清华人”,今年98岁,还在授课。总之,他是个特别有故事且值得尊敬的中国人。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6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安徽,7岁那年住进了北平(今北京)的清华园。这是沾了其父杨克纯(又名杨武之)的光。杨克纯(1896-1973年)是中国早期著名数学家、教育家,192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在厦门大学任教,1929年改任清华大学数学教授、西南联大数学系主任,先后培养出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等众多名家。截至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北平,杨振宁随父母在清华园生活、学习了8个春秋。他天资聪颖,十分好学。在厦门那年,不到7岁的杨振宁就从母亲那学会认识了约三千个汉字。在清华园,父亲不仅是他的数学启蒙老师,也是他人生品格的塑造者。1938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16岁的杨振宁自修高三物理,考入了在因战乱而南迁昆明的西南联大物理系。1944年,获硕士学位后不久便迎来抗战胜利。1945年,杨振宁获公费留学美国的机会,在当时美国物理、数学一流的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成绩极优,3年半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49年他曾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于1957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其后,杨振宁于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66年但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

  35岁的杨振宁便在世界物理学界功成名就,名声大噪。他本可不问政治,但在1970年至1971年美国兴起的那场保钓运动中,年近半百的这位华裔物理学教授却成为保钓风云人物,被当时一些年轻学子视为保钓运动的精神领袖。这也许令今天的一些年轻人很难理解。

  翻开杨振宁2008年出版的《曙光集》,笔者不禁为他的家国情怀而弄湿了双眼。因为他有一位忠厚而正直的好父亲——杨克纯。其父生于1896年,那时中国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割让台湾给日本。杨克纯从小生长在那个受尽列强欺侮、政治腐败的旧中国,立志发奋学习,科学救国。他一生最喜欢唱并教儿子唱的歌是1906年改版的《中国男儿》。歌中唱道:“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胄神明种。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骄子吾纵横……”这首歌原是一首清朝末年的“学堂乐歌”,即校园歌曲,1895年一度作为陆军军歌传唱,后来化作甲午战后国人悲愤自强的呐喊。1957年8月9日他们父子相见时,父亲给振宁和儿媳写下两句心里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这首歌,成为杨振宁人生骨子里的动力。

  不仅如此,杨振宁投身保钓还因为他有一位同窗好友——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邓稼先比杨振宁小两岁,早在1936年他们就曾在中学同学1年,抗战期间又在西南联大同学4年,此后留美又曾是两年的同屋好友。1950年10月,邓稼先获得物理学博士后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他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并把此后28年的人生奉献给了原子弹、氢弹研发的第一线。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震惊世界。1971年8月,杨振宁与阔别22年的邓稼先在上海重逢。当他得知中国的核武器是中国人自己研发出来的瞬间,不禁热泪盈眶。这既是为中华民族感到骄傲也是为老同学稼先感到自豪。他评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当时,杨振宁曾提出回国服务,而**总理为了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希望他留在美国发挥作用。与邓稼先分手后返美的杨振宁,立即再度他投身风起云涌的保钓运动,其精神动力与热血激情可想而知。

  图1、杨克纯赠儿子杨振宁、儿媳杜致礼的留念

  图2、1949年摄于芝加哥大学,左起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杨振宁二弟)

  二、带头为保钓运动捐款尽力

  1969年至1970年,日本佐藤荣作内阁与美国尼克松政府谈判美国归还日本冲绳时,居然把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岛列岛划入冲绳范围。于是,从1970年下半年起,美国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当时在香港中文大学访学的杨振宁对此十分关注,立即返回美国,在工作之余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保钓运动。1971年4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保钓会一次募集的活动经费200多美元。杨振宁、郭子斯(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等人均有捐助。[①]

  为了保卫**岛列岛的**,旅居北美、欧洲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华侨与华人成立“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台行动委员会”等组织,举行*行**,发行刊物杂志。1971年1月29日和30日,约3000名留学生参加了在美国纽约、华盛顿、芝加哥、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檀香山等地举行的***行。同年4月10日,2500名华人代表在华盛顿**,**美国政府偏袒日本。杨振宁回忆说,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是台湾或香港去的,无论是左倾的还是右倾的,留学生们对于钓鱼台这件事,都完全反对日本占有。

  为进一步促使美国政府和民众了解**岛问题真相,项武忠(耶鲁大学)、谢定裕(布朗大学)、伍鸿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李我焱(哥伦比亚大学)、袁旂(纽约州立大学)等人,发起了“致尼克森总统公开信”活动。他们在1971年5月23日《纽约时报》上,以广告方式刊登了这封公开信。为筹措广告费,三位“清华人”——杨振宁及现代微分几何之父、时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陈省身(1911-2004年),应用数学权威、时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林家翘(1916年—2013年)等知名学者率先签名并捐款,带动了600多位华裔教授、专业人士,以及2000多名留学生在公开信上签名捐款,共筹集到19076.36美元,几乎是版面费的两倍。

  这封公开信指出,“虽然中国对**岛列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但自1968年的联合国石油调查之后,日本与琉球政府一再妄图将**岛窃为己有。……这是对二战以来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人民的挑衅。”[②] 公开信要求尼克松总统和美国国会重新考虑对该问题的政策:“1、拒绝任何关于**岛是美国辖下的琉球群岛或南西诸岛的一部分的声明;2、承认中国对这些岛屿拥有的**;3、谴责日本和琉球政府对中国**的侵犯及其试图用武力解决争端的企图。”[③]

  三、挺身出席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作证

  1971年6月17日美日双方签订的“归还冲绳协定”,须经美国参议院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方能生效。当时一些美国参议员并不了解事实真相,有些则反对政府将**岛交给日本,希望得到中方有关**岛属于中国的证据,以便在参议院审议时提出反对或修正意见[④]。

  据杨振宁回忆,他参与保钓运动曾受到美籍物理学家吴仙标先生的影响。回首这段历史,杨振宁记忆非常清晰,娓娓道来。他说,当时,包括自己在内,虽有保钓热情,但多半人都没有政治头脑,不知道美国政治运作的步骤。可是,吴仙标不一样,他非常了解美国政治。他是“钓鱼台运动说服美国参议员工作小组”的一名骨干。由于他是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所以我们相识。1971年夏的一天,吴仙标打电话给我,邀请我一道去美国参议院说明中国对**岛问题的主张。我答应了,决定去华盛顿,参加美国参议院的听证会。

  1971年10月29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审议归还冲绳协定相关听证会。因与会人数受限,只能由杨振宁、吴仙标、邓志雄与约翰芬查四位出席。会上,杨振宁以流利的英语发表证词,其要点是:**岛列岛属于中国无庸置疑,并不包含在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之内。美国海军错误地将这些岛屿看作琉球的一部分。希望参议院彻底从这个错误中摆脱出来,保持明确的中立,停止“美国对日本在**岛列岛**的事实承认”[⑤]。

  当时,日本政府曾试图阻止美籍华人出席美国参议院听证会,或找到美籍日裔人士出席作证,但均未果。结果,永远留在美国这次听证会历史档案中的只有杨振宁的证词。1971年11月9日,美国参议院批准通过了《归还冲绳协定》,但在参院外委会的建议书中则声明美国就**岛列岛**保持中立的立场。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尽管美国将该群岛的施政权交给日本,但是在中日双方对群岛对抗性的领土主张中,美国将采取中立立场,不偏向于争端中的任何一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杨振宁的证词和全美各地保钓活动,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杨振宁晚年仍然关注着保钓运动。在他清华大学的办公室里,至今还挂着纽约州立大学保钓会发行的保钓刊物《石溪通讯》的封面照片。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场保钓运动虽未能实现全部目标,但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心向祖国的保钓精神,仍像一盏灯塔点亮在人们的心中,鼓舞着后人继续前行。

  (作者: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秘书何玉)

  图3、作者与杨振宁(2017年6月13日,刘江永摄于杨振宁研究室)

  [①] 《钓鱼台简报》(第五期),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台行动委员会纽约分会宣传组编印,1971年4月18日,第7页。

  [②]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Nixon and Members of the Congress, New York Times,1971-05-23.

  [③]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Nixon and Members of the Congress, New York Times,1971-05-23.

  [④] 《钓鱼台运动说服参议员工作小组》,42-003-010.

  [⑤] Prof. C.N. Yang,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1971-10-29,42-001-012.

相关文章

海外“保钓运动”中的杨振宁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