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远吗?人在江湖,江湖怎么会远?
来日迟暮,眼花手颤,且挥一挥衣袖,作别江湖,不带走一丝刀光剑影。“悠悠华年江湖老,漫漫岁月天涯醉。”这两句故作沧桑的句子是看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后信笔写下的,有点酸。
小时候,是极喜欢武侠的。对那个快意恩仇、恣意潇洒的江湖,心向往之。幻想着,人在江湖,仗剑天涯、惊才绝艳、侠骨柔肠、剑胆琴心……现在想来,不禁捂嘴窃笑,小女子心中住着位女侠呢。
最初的江湖,是从电视中看来的,每日牵肠挂肚的是娇俏的黄蓉、呆萌的郭靖、上蹿下跳的小鱼儿。至今记得,那年暑假,哥哥从他人那听来言之凿凿的消息,说当晚几点几台会播放《神雕侠侣》,于是整晚他都守在电视机前面,固执地扭着频道开关,间或去室外转动一下天线,当时的黑白电视机是需要“里应外合”的。我还小,没有那么执着,不过也眼巴巴地盼望着哥哥能从那满屏的雪花中变出神雕大侠来。可怜他在电视机前守得泪水与汗水齐飞,失魂落魄得仿佛中了黯然销魂掌,真是“一见杨过误终身”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收视条件实在不怎么样,于是我转战纸上江湖,想方设法搜罗来或残本或完本的武侠小说,读得如痴如狂。但此间江湖可不好安稳行走,一边要为书中的江湖纷争、儿女情仇揪心断肠;一边还要与老师、老爸、老妈斗智斗勇。现在回想这些小心思,忍俊不禁。
《水浒传》倒是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人家是名著嘛,师长们不免网开一面。可那文白夹杂的叙事方法对我来说是巨大挑战,看得一知半解。最叹服的是每一位好汉闪亮登场时,那一大段华丽丽的、绝无重复的人物描写,十多岁的我很中肯地给予了评价:粗豪有加,仙气不足。我想象中的江湖应该是雪月风花、浣花洗剑……高冷浪子范的古龙、儒雅学者范的金庸深得吾心。
读到傅红雪时,无端地心疼这个孤寂落寞的边城浪子。苍白的脸、漆黑的刀,拥有最快的刀法,让人心生敬畏;拖着残腿、身患隐疾,饱受讥讽。这样一个人,外表冷漠无情,内心却单纯脆弱。心疼他,一个人、一把刀,行走在波诡云谲的江湖。
那一年,我因病休学在家,请了一个学期的假,虽说家人百般照拂,但孤独自卑如影随形,除了去医院不大敢出门,怕看到别人或同情或嫌弃的目光,每日吃药打针之余就是看各种书。
闭关半载,再次回到学校,因这半年的沉淀,竟在文字上有些提高,在同学间有了些“才”名,也逃过了留级的厄运。像不像武侠小说中某某某落难却得奇遇的桥段呢?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那个拖着残腿行走在仇恨中的倔强男子,也该一笑泯恩仇了罢。
纸上江湖,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