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诗词见解的心情日志

浏览 6

编者按:《雅室品茗》这篇文章讲述了关于文学文化层次的理解与赏析,从中作者汲取到了来自不同文化伟人的见解,不妨来看看吧。

常听朋友说起,郑峰身上有一股书卷气,不像一个市里高层官员。我同意这种看法。在《半床明月半床书》一文中透露了这种天机:“三分之一床面上错落填叠的唐诗宋词,古今佳作。洗净了一身的红尘疲惫,摒弃了尘世喧嚣的烦扰,进入了一个人心灵深处的宁静和超然……”、“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他是一个爱书入迷的人,长此以往,书籍便成了他人生的影子,于是那种书卷气就上身了,在他的音容笑貌里、眼神中,散发了出来。作者惜时如金,对文学艺术似有一种宗教式信仰。他说:“与书相亲,与书中古贤今人交谈,感受悲喜人生,物我两忘。真如有一位哲人讲的那样,读书的人可以活三辈子:过去、现在、未来。”读他的散章,便觉得内涵充盈、深邃、朴素典雅、高贵大气。

文以载道。“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刘勰语)如《聊斋志异》说鬼写妖,刺探人生,入木三分。郑峰系淄川人氏,生于斯,长于斯,对蒲松龄和故乡情,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那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性,总会在乡野上朴茂成长。

《重游十笏园》一篇,是不可多得的一篇美文。特别是写退休后的那一次,更见精道,如一抹淡墨山水,一首抒情旋律,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梦幻。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切腹之虞的体悟,是其真实的感受。此诗也激励了造访《十笏园》的作者,做人画画有了最好的心灵指南。

郑板桥在60岁大寿时,撰写了一副对联,很长,对人很有启发性,现抄录如下:

常如作客,何问安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仓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上联“三余”,有点余钱、余酒、余粮之后,还要取数页旧纸,作画吟诗,且兴要豁达,老有顽童心态,即会“五官灵动”耳聪目明,六十岁还如少年。一位六十岁老人,自我生活的心态跃然纸上,活得自在,活得快乐。令人羡慕之至。

下联对应上联,又写了“三俗”,不要为名利所累,不要烦恼,不要世俗,随心所欲,“一日清闲似两日”,便能60大寿达到120岁高龄的境界!郑板桥活到72岁。在清代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能活过“古稀”之龄,实属长寿者矣。

郑峰《说寿》一文中,以曹操《龟虽寿》诗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积极的养生法,在于后天保养的道理。此文一侧,是他画的《仙桃献寿图》,画文相映,看那一枚枚寿桃,丰润可亲,悬挂在半空中,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面对这“亲爱的日子”,我们怎会老呢?这种乐观怡乐的情趣,往往是作者字里行间抹不去的底色。

画画是在师范读书始,他画山水、画花鸟,近几年又去江南水墨婺源画瓷画,使其眼界大开,画画有了长足的进步。他画的那些幽兰、翠竹、水仙、牡丹、芭蕉、桃子、柿子、紫藤、牵牛花、丝瓜、荷花、玉兰、樱桃、凌霄花,以及游鱼、蜜蜂、仙鹤、飞禽、翠鸟、蜻蜓、水鸭、青蛙、公鸡等等动植物,不难看出,他是在大自然中汲取了营养,植根于乡野沃土,与草木花鸟为伍,挹趣无穷,以此言志是他精神的依托。

譬如毕加索,我们不仅看重他传世名作或者艺术史上的成就。我们更看重的是,他一生从未停止对艺术理念的探索,正是这样执著的追寻,成就了他作品鲜活不衰的生命力。

同样,说到徐悲鸿,人们都会想到他画的奔马。其实,他是一个绘画全才,他画国画、油画,书法也很出众。他画马,也画过牛、狮子、老鹰、鸟、鸡等,也画梅花、桃花、山水等。他的素描和油画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

郑峰从前辈的画中,得到了启迪和领悟,探索是他不懈努力的路子,一条艰辛而光明之途。相信他的画,会越来越好。

再说书法。自从汉字演化为神奇瑰丽的书法艺术,成了珍贵的国粹,能写一手好字,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而不是技术,笔随心意,字如其人。具有丰富学养的人,气定神闲地顿挫提安、不激不厉、温文尔雅,用笔疏密聚散,寓刚健于婀娜间。

《自悟与书法》一文中,郑峰引用陆游诗句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亦然,并说要“自悟”其中的奥妙,勤学苦练固然重要,“若只是重复自己的不良习惯,即使练一辈子,也只能在原地打转,写字而已。”成不了气候。

我知道,郑峰从政后,在职位上,也多用毛笔复函,有时给朋友写信,也用毛笔书写,看到那种隽秀熟悉的字体,一种亲切感会油然而生。他的字,随意性大于规范性,看似毫不经意的笔划,细品之,始知他的精神拓展胜过技巧研磨,没有那些刀斧痕迹,入妙入微,有古人名士遗风闪烁其里。

由于对文学艺术的善于思考,近几年来,特别是退休后,郑峰在文、画、书里齐头并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收到业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他的作品,往往在不同媒介中穿梭,在形式和观念上寻找一个共性的“视觉场”,一次次的唤醒尘封的记忆,缅怀逝去的“现场”。读他文中一些章节,不经意间,就会被击中心中的软肋,唏嘘不已。那是潜藏在人们心底的一份共性,一份念想。作为一个文化人,能把他的气质和情真延伸到他的作品中,他心中的暖意,会像日出一样一点点升腾起来。

季羡林说:“我一辈子做考据,但常常有写散文的冲动,就是想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散文的关键就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田园丹青》的作者是具备了这方面的素质的,给人的是一份澄水如鉴,“天人合一”的心灵慰藉,感受一种脱俗超然的风范。

作者|郑峰

公众号:爱读淄博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