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浏览 22

曾经很多年,我花费最多的项目是飞机票。对于其他女孩子着迷的名牌服装、化妆品等,倒一概沾不上边儿。穿着宽松的棉裤子,带着肯尼亚制篮子,买张廉价飞机票飞天南地北,那是我的风格。

  我二十多岁离乡背井,单枪匹马逍遥世界。当年有个朋友半同情、半嘲笑地跟我说过:“从没见过像你这么穷的人!”我本人却一点不觉得。能到国外生活,想念书就念书,要工作就工作,不至于挨饿,从没欠过买张飞机票的钱,为什么别人认为我穷呢?

  世界上很多人以为有钱就富裕。旅人一族的价值观念就不一样。旅人最重视自由。朋友拥有事业、房子、汽车、家庭等,样样是当时的我所没有的财产。但他却没有像我那么多的自由。

  为了确保自由,所需要的钱也其实不多。关键在于那一点钱非得是自己的。只要是自己挣来的钱,即使换来的不过是一块肥皂,也能享受到精神上的奢侈。有一年,我在多伦多皇家银行大楼上班,从事不合乎天性的业务,自我感觉近乎坐牢。月底拿到工钱后,我就到地下的西药房,买了一块芳香润滑的黄金色肥皂,乃优质蜂蜜所制,呈现着丰满的椭圆形。那块肥皂带来的精神自由,我至今忘不了。

  不过,我在皇家银行大楼上班的日子毕竟没维持多久。在高层的办公室隔着玻璃窗看得见美丽如镜的安大略湖,却呼吸不到外边的空气。于是我又一次提交辞呈远走高飞。但也开始深刻思索:如何在做旅人的同时也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人士。

  后来我走的路线相当漫长。从五大湖边,经过圣劳伦斯河到大西洋,之后又往西飞越北美大陆和太平洋,在亚热带英国殖民地熬了三年半,才回到家乡东京来。自己有了家,做起负责任的社会人士来了。那么,旅人身份怎样保持呢?

  单身时代、新婚时期到处旅行的多数人,一旦有了孩子就暂停旅行。那可以说是非常理性的选择。只是我本人对旅行的渴望压倒理性。抱着孩子,背着孩子,推着婴儿车,我都非去旅行不可。但是幼儿到了水土不服的异乡就会发烧啦,拉肚子啦,闹脾气啦。我有一次在东马婆罗洲密林里,抱着发高烧的小朋友深夜赶车赴穆斯林医院;有一次在北京前门饭店的套房里,抱着闹脾气的小朋友白白地耗过整整一个星期;有一次在台北基督教青年会旅社的前台,值班服务生看到我带两个小孩走进来的样子,竟然说出了:“这样还要旅行?”是的。这样还要旅行的。为什么?只能说:因为我是旅人。

  我家的孩子,在还没去过东京迪士尼乐园之前,已拥有第二本护照了。在还没吃过麦当劳的汉堡之前,已吃过北京烤鸭、台北涮涮锅了。对此小兄妹有什么感想,目前还不得而知。也许等他们长大开始自己去旅行以后,有一天我们会讨论吧。在我看来,能够一个人旅行是独立人格的标志。而旅人生涯所带来的自由,远远超过一块蜂蜜肥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