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袁崇焕简介 袁崇焕是怎么死的?

浏览 22


  袁崇焕,明末抗清英雄,字元素,号自如。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是明末著名的军事家,抗清将领。他奉命守卫山海关及辽东,又指挥了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可谓力挫后金八旗,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袁崇焕是最值得宣扬的战神,文官出身,却韬略激荡而胸藏十万甲兵。袁崇焕弃笔从戎时,明朝已是内忧外患,官场黑暗,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泱泱大明朝已是千疮百孔。而袁崇焕凭其文弱书生之身,在皇帝刚愎自用,朝廷奸党遍布时,居然能在乱世上崛起,而重整山河,收关外流民,铸金城汤池,整老弱之师,引十三门佛朗机巨炮,击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于马下,最终因此死去。又凭自己将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阻挡在关外,却又无可奈何。数十年间纵横辽东,而无人能敌。试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在疲敝极弱的明朝,袁崇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是现今人们所不敢想的。

  《崇祯实录》卷八记载:“只认定‘不怕死、不爱钱’与‘曾经打过’十个字耳。强敌压境,人方疾呼而望援,而崇焕为关门必不可发一援宁之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亦但是置将与卒耳。而崇焕置母妻子百口於军中。纸上甲兵,禁中颇牧人,可自命也。而实从矢石锋刃中,住奴而遏奴者,其胆气较练,而伎俩较实。”

  朝鲜《仁祖实录》卷二十二:“(袁)军门领诸将及一万四千兵……由间路驰进北京,与贼对阵于皇城齐化门。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魔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兵三十里。贼之得不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诸多史料记载着袁崇焕的伟大功绩,然而这样一个令人称赞的民族英雄却得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死相极惨。

  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对满朝的文武大臣不是杀就是贬,独断专行,没有一个能顺眼的人,基本上换了几波人,以致人人自危。崇祯虽然杀了大宦官魏忠贤,但最后却没有认识到宦官专权的弊害。他一生中最相信的便是他身边的太监内待。在明朝军队外出作战时,总有太监担任监军随行,而这些太监又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有权就眼睛长到头顶,看谁不顺眼就上纲上线扣帽子杀头贬官。

  而被袁崇焕阻挡入关步伐的皇太极,就想到了赫赫有名的“反间计”,利用太监监军的弱点,收买反策。这样的计谋,在生性多疑的崇祯这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崇祯帝在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后,决定在平台召见袁崇焕“议饷”。而在当时军队缺饷已经成为当时的最大问题,袁崇焕急不可待地要入城“议饷”。有的军官提醒说,这里面会不会有别的事情?袁崇焕却并没有理会,也许他深信自己的君主,也许他为了国家愿意冒这个险。总之,袁崇焕受召进了京都。

  入京后,等待袁崇焕的结局已经明了。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述较详:“著锦衣卫拏(ná)掷殿下。校尉十人,褫(chǐ)其朝服,杻(chǒu)押西长安门外锦衣卫大堂,发南镇抚司监候。”意思就是袁崇焕被剥掉官服,扭送到锦衣卫大狱。

  在严刑逼问袁崇焕而没有得到结果的崇祯皇帝,下达了“凌迟”的诏书。而袁崇焕所受的“凌迟”又有不同,许是崇祯实在痛恨他的“通奸”罪行,袁崇焕是生生受了3543刀后才死去的。而更令人慨叹的是,当时的百姓对于这个“奸人”,人人恨之,竟争相购买他的肉食之。

  可叹可悲,崇祯受奸人所惑,冤杀了一个救国家于水火的民族英雄,加快了明朝灭亡的步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