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女子出嫁需要乘坐花轿?花轿是源于何时的呢?

浏览 18

  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女子出嫁的时候都是穿着一身大红嫁衣,盖着红盖头,等着新郎来接自己。吉时已到,在喜娘的搀扶下坐上花轿,花轿晃悠悠地从娘家到夫家,预示着女子一生的幸福都与丈夫息息相关。

  那么为什么女子出嫁要乘坐花轿呢?和新郎一同骑马不可以吗?花轿是从何时才兴起的呢?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解解疑。

  花轿的起源

  相传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大姑娘出嫁是不用乘坐花轿的,是娘家用马车把新妇送上门。当时的婚俗娶嫁有这样一个规矩,即“反马”。通俗的解释就是,结婚双方有试婚阶段,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双方再决定要不要一辈子过下去。

  若是双方看对眼了,夫家就会留下车子,把马给还回娘家去,即为“反马”,表示这个新媳妇我们很满意,小两口也打算过下去,这亲事才算真正成了。

  若是双方觉得合不来,新娘就可以骑着自家的马离开夫家,从此双方婚嫁各不相干。这古代人的婚姻观十分超前,话说连现代都没有这样的。

  这样的风俗一直到宋代才开始改变,跟一个男人有关系,这个男人就是北宋的著名理学家程颐有关系。这个程颐我们也是相当熟悉,就是“程门立雪”中的另一主人公。

  程颐认为婚姻因当是终身制才符合天理,所谓的试婚太过儿戏。程颐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晚年的时候遭受了打击,自己的外甥女出嫁后与夫家不和,就骑着马回来了。还有就是自己的侄媳妇因为丈夫突然死了,也骑马一去不归,之后嫁给了别人。

  程颐经此事,在临终前给程家立下家规,今后程家送嫁女儿,都不能用车马,得男方用轿子来接,不能再依照“反马”习俗;程家娶媳妇也是这样的规矩,防止媳妇骑着马又跑了。

  随着理学在南宋的兴盛,这样的观念逐渐被接受,最后就是大多数人家都用轿子来娶嫁新妇,要求女子从一而终,不得改嫁。

  不过这样的说法是民间传说,史书中到没有详细的记载。

  花轿的演变

  花轿的原型是“舆”,在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有相关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舆的象形字如下,可以看出是通过外力来拉动车辆的。

  到晋六朝的时候,这个外力就用人力来充当,也就是“肩舆”。到后唐五代的时候,才有了“轿”这样的名字。

  轿子这种最开始是用于皇室的,后来渐渐大臣们也可以使用了,但平头老百姓还是不可以的。直到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之后,才废除了乘轿的有关禁令,轿子才普及到民间的。

  最早的花轿是宋孝宗做给自己的皇后的,用朱红漆过的藤条编成坐椅,脚踏和门窗,里面铺着软和的褥子,外面挂着窗帘、门帘和帷帐。

  花轿的分类

  花轿自盛行开来,大家都掏空心思地去装饰它,毕竟是用于婚嫁,花轿越是好看复杂,也显得人倍有面子。

  花轿大概分为两类,硬衣式和软衣式。硬衣式的花轿全身都是用木头制成了,大概的样子类似一个中空的长方体,南方比较常见。

  软衣式的花轿则是以轿框为主,然后在轿框的周围罩上红色的绫罗帷幕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让新娘坐在里面。这种花轿流行于北方,但是小编觉得实用性不强,生活在北方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到春秋季节的时候北方的风有多大,罩在外面的绫罗帷幕可能都会被吹裂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