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中国人有着浓厚的故乡情怀,漂泊各地忘不了的是故乡。
对于故乡的牵挂,是至死不能忘怀的。所以许多漂泊外国的华侨,回家认祖归宗。所以在外富贵的商人,会投资建设家乡。所以许多客死异乡之人,会想要“落叶归根”。而湘西的赶尸文化,就是这种故乡情节的体现。
湘西的赶尸文化,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传说赶尸人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能够使尸体自己行走,然后随着赶尸人一路跋山涉水,回到自己的故乡。
大家第一次接触赶尸,多数应当都是在现代影视剧中。特别是香港七八九十年代,林正英老师拍摄的僵尸电影大火之时。身穿清朝官服、额头贴黄符,双手平举,走路一蹦一跳的尸体深入人心。
赶尸是湘西地区苗族的风俗,属于“巫文化”。赶尸最早出现的时间,在民间传说里,是蚩尤时代。
蚩尤在与地方对战厮杀,尸横遍野。战争结束之后,蚩尤让军师将死去的弟兄送回故里。于是军师就扮作蚩尤的模样,站在死去的士兵中间,默念咒语,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就全部站了起来。这些尸体跟在蚩尤的“符节”,规规矩矩的随军师回到故乡。
赶尸文化最流行的时期,是在清朝。赶尸者将死在四川的湖南遗民的尸体送回故乡,成为当时十分常见之事。
让尸体自行走路,是件非常奇幻的事情,不能以科学解释。有人认为,所谓的赶尸,应该就是用两条竹竿穿过尸体双臂,再由人抬着走,看上去就像尸体自己在走一样。还有的说,所谓的赶尸并不是“赶”,而是“背”。是赶尸者将死者背回家乡,只不过经过时间的加工,成了“赶”。
不管中国的赶尸,到底是什么原理,但是其本质是中国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落叶归根”思想,是对故乡的眷恋和依赖。
而与中国相邻的印度,也有着“赶尸”文化。只不过其本质,和中国的赶尸还是有着不同的。
印度有一个叫托拉雅的民族,这里的族人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将亲人的遗骸重新挖出。他们将遗体清理干净,重新为逝去的亲人梳妆打扮,为“他们”换上新衣。然后由“赶尸者”帮助这些尸体,在地上走一走,然后重新下葬。
在当地人看来,这是一种引领逝者迈入新生的仪式。只有经过这项仪式,亲人才能步入来世。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对尸体产生恐惧和悲伤,仿佛这些死去的亲人还在世一样。人们说说笑笑,甚至年轻人还会与尸体合照。
如果说中国的赶尸文化,是对家乡的眷恋。那么印度的赶尸文化,则是生人对死去亲人的怀念与眷恋。二者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源自于“情”。在这个文化里没有阴暗和恐惧,只有情感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