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一个好的兄弟就像是自己的手和脚一样重要,张作相是个好哥们够义气,他能为他的兄弟张作霖两肋插刀,一生忠心追随张作霖,刚正坚毅为自己心中的正义而战斗了一生。
机缘巧合之下成兄弟
张作相与张作霖一字之差,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他们俩是亲兄弟,其实他俩没有一丁点关系,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二人的关系,比亲兄弟的关系还要铁。张作相是奉天锦州义县人,张作霖是奉天海城县人。因为两人名字上的巧合使两人情胜亲兄弟,然而二人并没有宗族关系,张作霖与张作相是拜把子的兄弟。那么,两人又是如何成为拜把兄弟的呢?
两兄弟都有着相似的出逃经历,张作霖在1888年的时候,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从此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为生计奔波,饱尝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后来也落草了。1881年生于奉天锦州义县南杂木林子村的张作相,幼年家贫,只念过3年私塾,父亲张永安兼作民间吹鼓手,勉强有点收益,贴补家用。16岁那年,张作相的族兄张作正无辜被土匪郭玉杀害。张作正临死前,特意嘱咐张作相为其报仇。张作相谨记报仇之事,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危,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他远走他乡,等到有朝一日时机成熟了再回来。
没过几年,风头一过,时间好像把一切都抚平了,感到时机成熟的张作相返回本村,联合要好的朋友,将仇家郭玉杀死,为族兄张作正报了仇。随后,为逃避官府的追捕,张作相组建了十几人的绿林武装,落草为寇。
1901年,张作相率领二十多人到新民府八角台投靠张作霖,加入保险队这个自治武装。不久,张作霖被清政府招安,张作相随之升任新民府巡防营哨官。此后,张作相跟随张作霖驻防新民。
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后来成为奉系军阀的中坚力量。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奉天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准备起义,赵尔巽急忙调集张作霖的军队镇压,于是,张作霖军队顺利进入奉天。“辛亥革命”之后,曾大肆屠杀革命党人的张作霖摇身一变,竟成为国民军将领。
忠心辅佐之后绝尘寰
张作相跟随张作霖,先后担任了第二十七师骑兵团长、炮兵团长。1916年,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即奉天督军兼省长,随之任命张作相为第二十七师步兵旅长。
张作相为张作霖立下汗马功劳,张作霖统治东北期间,张作霖多次想擢升他,却屡次执意不肯就职,可以看出张作相识大局、顾整体,对个人职位高低不甚计较。1918年9月,张作霖升迁为东三省巡阅使;张作相担任了巡阅使署总参谋长,后来改为“巡阅使署总参议兼二十七师师长和卫队旅旅长”。
1919年2月,张作霖将原东三省讲武堂改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张作相兼任“堂长”,身兼数职的张作相,甘为张作霖奔走,没有了张作相在身边帮助他,张作霖还很不习惯。1920年12月,张作霖任命张作相为“东三省巡阅副使”。张作相认为这个官职太高自己受之有愧,遂坚决推辞。于是,张作霖便改任张作相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奉天督军署”两署总参议,核阅两署文牍及操办练兵事宜,张作相才勉为其难接受。
1921年3月,张作霖又打算让张作相出任黑龙江省督军。张作相不仅再次婉言谢绝,还建议让张作霖的非嫡系、二十九师师长吴俊升出任黑龙江省督军。张作相对张作霖说:“论资格我不如兴权;论年龄他比我大。为表示待人公正,不徇私情,请让兴权先升。这于我们的前途事业有好处。”张作霖是一心想提拔张作相,张作相不贪图什么高官高位,在其位谋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对张作霖这个好兄弟最大的忠诚。张作相的做法让张作霖感动,也由衷佩服张作相的为人。1921年5月,张作霖再次拟派张作相出任热河省都统。而张作相则依然拒绝,并极力推荐张作霖二十八师师长汲金纯出任热河省都统。此后,张作霖在没有提擢升的问题了,他已经了解了张作相内心的想法,就此作罢。
张作相为人胸怀宽广,识大局,顾整体。郭松龄反戈兵败后,张作相对被俘的郭松龄部将领,力主宽大。吴俊升、汤玉麟等要求统统从严处罚,唯独张作相苦劝张作霖万万不可株连郭的部属,见无人响应竟哭诉如若斩草除根,就先杀掉他好了,因而张作霖采纳了他的意见,避免了军队内部的一场血雨腥风。
不仅对张作霖好支持他的儿子张学良,还是个极有节气的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以张氏声望素著,具有号召军民力量,派人去天津,饵以高官厚禄,张作相坚拒不就,张作相在东北的财产悉被伪政权没收。张作相曾在张作霖死后帮助张学良,主政东北,后来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张作相为张学良积极奔走。1948年,张作相在锦州被俘,被林彪送回天津,1949年因病去世。
张作相生有9个儿子和11个女儿。9个儿子分别是:廷兰、廷枢、廷范(一作廷藩)、廷录、廷声、廷馀、廷镇、廷诚、廷信。张作相的诸子中,最有作为的是次子张廷枢。1912年进东北讲武学堂,与张学良同学。曾经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晋升为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和预备军军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任改编十二旅旅长,驻防锦州。在面临日寇侵略时,他能放下对峙立场,与冯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建立联系,坚决主张抗日。1937年10月投奔晋东南八路军总部,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员。1940年,张廷枢肝病发作,经党中央同意,他离开抗日根据地赴港治病。在这段日子里,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通过医生问候张廷枢,让他好好养病。1949年7月23日,张廷枢在北平去世,年仅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