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段祺瑞简介 段祺瑞因枪杀学生终生吃素是不是真的

浏览 24

  翻开尘封的历史书,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政府时期,一大批军阀、政客、名流演绎了一段中国风云变幻的近代历史,这一时期的历届内阁总理更主导了时局的走向。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各色人等上演着一出又一出喜剧、悲剧、丑剧、闹剧。就在这历届内阁总理中,有一位饱受争议的另类政治人物,人称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的“六不总理”的段祺瑞。同时,他一生酷爱围棋,资助过中国大批的围棋手,包括吴清源、汪云峰和顾水如等,被称作“中国围棋的大后台”。因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和抵制袁世凯称帝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誉。

  “六不总理”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民国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885年,武备学堂迎来了第一期预备生,段祺瑞也在这一群新生中,自打进学校后,他的学业十分突出,段祺瑞“攻业颇勤敏,以力学不倦见称于当时,治学既专,每届学校试验,辄冠其侪辈,与王士珍等齐名于世”,优等生的段祺瑞很受李鸿章的器重。学习两三年后,李鸿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了,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第二年,又很幸运地和另外四名同学派到德国留学,学成后归国,经荫昌推荐给袁世凯,正式出现在袁世凯的视线中,并开始在军营中崭露头角。

  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正在威海任军事教官的段祺瑞,与学生一道为阵地搬运炮弹。1896年31岁,被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炮队统带、武卫右军各学堂总办,还任过江北提督、湖广总督等职,37岁官至二品。

  1901年,袁世凯将义女张佩蘅嫁给与段祺瑞为继室,之后与袁世凯的关系愈加密切。段祺瑞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担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蒋介石、傅作义曾就读于此。他与冯国璋、王士珍被称为“北洋三杰”。

  民国1912年,任陆军总长。1913年代理国务总理。1916 年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1920年7月辞职移居天津。1924年10月,59岁时被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作为皖系军阀首领,他帮助袁世凯训练北洋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纵观段祺瑞的人生,他的官运可谓是一路亨通,从1881年,只有十六岁得段祺瑞怀揣一块银元徒步数十天二千余里,来到山东威海投奔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被收留在军营中作哨书开始,到1901年与袁世凯有着分割不开的联系,拥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后来因宠信徐树铮,迷信武力统一,为直系击败而下野,曾借助和张作霖和孙中山的三角同盟而短暂复出。但因失去实际权力而成为摆设。

  段祺瑞因枪杀学生终生吃素是不是真的

  1924年3月,在纪念北京大学25周年的民意测验中,大学生们选出的“国内大人物”中,段祺瑞得票数仅次于孙中山、陈独秀和蔡元培,与当时青年人的偶像胡适并驾齐驱,段祺瑞的生活较当时的其他军阀较为清廉节俭,但是为什么他又受到世人的唾骂?段祺瑞因为枪杀学生而终生吃素又是不是确有其事呢?

  民国十五年,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事件发生之后举国震惊,案发时段祺瑞在和人下棋,得知惨案后只是派段宏纲到现场查看,强大的舆论压力致使段祺瑞政府召集非常会议,通过了屠杀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的决议。后来有传闻段祺瑞向“三一八”惨案死难者下跪,这一说法是谣言,其实段祺瑞没有向“三一八”惨案被害学生下跪,“三一八”惨案当天他根本没有去现场,更没有出现在“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

  除了“下跪”的传闻外,关于段祺瑞因为“三一八”惨案立誓终身吃素的消息也频频出现在媒体上。据查,段祺瑞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前五六年就已经开始吃斋念佛了。即便段祺瑞病危时拒绝吃荤真有此事,但也不能表明与“三一八”惨案有任何关系。

  段祺瑞一生中曾经“三造共和”,在袁世凯称帝时反对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使复辟破产。其实,段祺瑞“三造共和”的目的是为自己争权,在推翻袁世凯和张勋帝制后,仍实行独裁统治。虽然军阀只会竭力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断扩充自己的力量,他们善于应酬、曲意逢迎,甚至手握重权而作风奢靡,但是段祺瑞又有自己的操守,在维护国家统一这一点上,与国人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段祺瑞在1924年任民国临时总统时,曾收复过外蒙,在被驱逐下台后,他退居天津日租界当寓公,潜心佛学,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颇有操守。1936年,段祺瑞因为胃病发作在医院去世,享年72岁。

  可惜的是,虽然段祺瑞确实不爱敛财,生活朴素,政坛里翻滚多年,仍可谓道德模范,;但没有发生的事情,它就是没有发生;段祺瑞没有向遇难学生下跪,没有为之终生忏悔,他也有自己的房产,不必终生租房度日,更没有落魄到交不起租金的地步。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发现历史的真相”,而不是去“发明历史的真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