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肠癌 非缓疏缓通 化腐排浊

浏览 7

  开栏语:

  网媒发达,时空骤短。

  医界同仁,为民解难。

  临证曲折,尽现网前。

  妙手除疾,理法自安。

  任君评述,言不在简。

  摘其一二,开辟新栏。

  只为助君,临病增验。

  一位六旬老妇,患直肠癌错过手术时机,又患糖尿病,便血团状,带脓、色暗;小腹时痛,疲乏;左侧头身时痛、麻,食少不欲饮,小便利;舌淡暗有齿痕,苔白腻满布舌面,左脉弦紧(态势之紧),右脉沉细缓(次数之缓)。

  此证属本需标实。本虚者,年老加之消耗性疾病有年,阴阳气血俱虚;标实者,气机不畅、气化不利,湿遏浊阻血凝于三焦膜原,尤其是下焦肠膜结滞更甚,久之瘀结腐烂而便血。腐烂肠膜,故便血团状带脓色暗;邪阻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左右升降失衡,故左半侧头身时痛、麻;舌脉亦是正虚邪阻之象。

  治此证,如本着正虚而大温大滋,则邪结愈固而正必不复;如冲着癌瘤而猛活猛破,则有腐结溃裂大出血以至亡血而脱,或正气更伤而邪结不减之虞;而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解活化之品因其寒凝伤阳,更非本证所宜。故治疗本证,非缓疏缓通、宣利气机、畅达膜原、舒化三焦、化腐排浊、活血止血又须兼养正气不可。

  组方:柴胡8克,法半夏12克,黄芩9克,炒杏仁9克(捣),白蔻仁10克(捣),炒薏仁15克(捣),滑石12克(包煎),芥穗炭12克,三七粉9克(冲服),益母草12克,焦三仙各10克,灶心土45克(包煎),黄连9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0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柴夏芩、三仁、滑石疏利少阳、开达膜原、舒通三焦、通阳化气、祛腐排浊,且滑石敛护受损肠膜而生肌;芥穗炭、三七、益母草入病灶活血止血,活而不烈,止而不瘀;焦三仙畅气机、运脾胃、化腐浊;生黄芪、炒白术、炒白芍、炙甘草益气血养正气,又生芪白术利湿(使补而不滞)、白芍止痛,甘草调和;尤其一味灶心土(量大)温运胃肠、护膜止血,一味黄连(剂小)厚肠胃,一热一寒,一大一小,温而不燥,辛化苦泄,自以为点睛之用。

  此方乃由小柴胡汤、黄土汤、三仁汤合而化裁加减而来,疏通兼顾养正,整体局部结合,用药将及20味,为笔者处方中少有的大方;至于是否为堆砌博杂无核之剂,各位同仁可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患者服5剂后复诊,诉便血减、疲乏减、精神好转、饮食增、头身痛麻基本消失,左脉弦紧之态略缓和,舌象变化不大。证明方证对路,便守方继进。据以往治疗经验,如患者坚守,且不出其他意外的话,达到改善病情症候、提高生活质量、减缓病程发展、延长生存时间,是完全可能的。

  笔者举此案,为明治癌并非定要新奇立异之治法方药,并非定要孟浪攻破之品,而须根据正邪盛衰情况,在时时刻刻保护正气(特别是胃气免受伤损)的基础上,帮助患体恢复自身免疫自愈功能、稳定癌瘤发展而与癌共存、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这才是治癌的首要目标。这一步达到了,方可有消磨癌瘤使之逐渐缩小甚而消失之为;至于治疗之初即以虎狼伐正,使癌未减而人已衰败,万万要不得。

  一片苦心,愿获纠偏之寸效。

  网评

  @盧聲聲小醫生:此案妙处,在于未照搬黄土汤之附、术,亦未径投“抗癌药”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而是细心审辨,看准半身痛麻之症,紧守少阳枢机,以小柴胡汤为底,且用黄连厚肠胃而止泻,滑石利六腑之涩结,颇有几分叶桂风范。逢子必捣,量少起效而无大剂之弊,细微之处更见匠心独运。

  @青春阴阳五行:此案用方,标本缓急,剂量轻重有别!现在多数“中医”处方动辄单味三四十克,已相当普遍。致使患者甚或调剂师经常会对单味3~4克之药不解,问“这是给小孩开的?”呜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