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治疗常用的方法

浏览 7

  温病方证体系方法的运用重点在辨方证,一是先辨卫气营血、三焦病位,再辨方证;二是辨特征症后用方,突出辨证重点;三是复合方证用合方,此为温病方扩展到杂病治疗常用的方法。

  方证论治强调以经典原著的原始方证为依据。要求医者必须熟谙《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的原文,掌握其中方与证相关的规律、方证效应的规律以及辨识方证的思路。因此,辨方证要有深厚的理论为依托,遵循前人已经建立的规范。温病方证体系方法的运用重点在辨方证,即温病方剂的适应症,从而迅速定出有效方剂。这个辨识方证的过程,同时也是辨认患病机体疾病演变的过程。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先辨卫气营血、三焦病位,再辨方证;简便而准确地运用温病方,此方法在外感病中常用。二是辨特征症后用方,突出辨证重点。三是复合方证用合方,此为温病方扩展到杂病例如脾胃病治疗常用的方法。

  辨三焦病位后辨方证

  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两者构成表里配合关系。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乃后天之本,为人身之重要脏腑。脾与胃的关系,体现为水谷纳运、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等三个方面。脾胃湿热证的形成,与人体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中指出:“太阴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脾胃湿热理论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由于温病学派的兴起,湿热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完善了病因、发病、病机和辨治、方药等各种内容,例如薛生白的有关湿热病专著等等,温病学派对于湿热病的认识是最全面的。故对于脾胃湿热证的病人,擅长从三焦辨证的角度出发,运用温病方来治疗比较合适。

  如治王某,男,26岁,2010年2月27日来诊。腹胀、饮食欠佳数年。患者诉数年来食欲不佳,体重下降,晨起口干苦,进食后腹胀,伴暖气、反酸,时有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小便色黄,大便调。既往(2008年)胃镜检查有慢性胃炎,病史两年。舌质嫩红、苔黄黏腻,脉滑。

  根据舌脉及症状辨为湿热蕴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湿热中阻,气机不畅,浊气不得下降,故腹胀、嗳气、反酸;热盛伤津,津不上升而口干口苦;湿热熏扰心胸则时有胸骨后疼痛及灼烧感;脾不健运,湿浊下注,故小便色黄;舌红苔黄黏腻、脉滑,皆为湿热并重,蕴阻中焦脾胃之征象。

  病机明确,用王氏连朴饮化裁。药用:黄连10克,厚朴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30克,石菖蒲10克,半夏10克,香豉10克,山栀10克,蒲公英20克,焦白术10克,焦三仙各10克,鸡内金10克,乌贼骨20克,瓦楞子20克,三七粉10克,7剂。诸症好转,继调理2月余,后在2011年3月胃镜检查未见异常,随访一年未复发。

  连朴饮,又名王氏连朴饮,为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所创,载《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将连朴饮方扩展为七味药,川连、厚朴、石菖蒲、半夏、香豉、山栀、芦根,原文中言:“诸郁之发,必从热化。土郁者,中焦湿盛,而升降之机乃窒。

  其发也,每因吸受暑秽,或饮食停滞,遂至清浊相干,乱成顷刻,而为上吐下泻。……连朴饮祛暑秽而行食滞。”其为主治湿热之邪逆乱中焦所致霍乱的主方,亦可用于湿温病而见身热心烦,胸闷呕恶,溲赤苔黄者。

  对于连朴饮方证,认为脾胃湿热证特征性临床主症为脘痞纳呆,腹胀便溏,口中黏腻,不思饮食,小便短赤;兼证包括:发热,汗出不解,头痛,眠差,口干喜冷饮,饮水量少,喉中梗塞不适等。舌脉指征为舌质红绛或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腻,脉濡数或滑数。临床凡是遇到此证患者多选用连朴饮加减对证治疗,往往收到不错的验效。

  在脾胃湿热证的用药方面,亦要重视药证,例如以乌贼骨、瓦楞子制酸止痛。对于慢性脾胃病,本着“久病多瘀”的原则,常在方中加用三七粉,嘱患者与药一起冲服,以活血化瘀,可以提高疗效。同时,由于“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病病人往往兼有睡眠欠佳的症状,针对这类病人,茯苓用量大可有茯神之宁心安眠之功效,如果患者舌苔白腻,可以将茯苓量加用至50克化湿,同时有安神功效。  

  辨特征症后用方

  在方证对应的运用上,尤其重视把握特征性的症状。临床上不管是什么病,不管患者的表现多么错综复杂,只要能发现某一方证的特征性表现,就紧紧抓住这一特征性表现,确定为某“方证”,径投该方予以治疗。

  如临床上运用清暑益气汤,李东垣原治症为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糜,或如泔色,或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在以上诸多症状中,如见四肢困倦、胸满身重、便溏溲赤、口渴白汗,苔腻脉虚,即为清暑益气汤证的特征性表现,可用其加减治疗。

  辨治脾胃病的方证对应经验,列举如下:1.沙参麦冬汤证的辨证要点为:咽干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2.三仁汤证的识证要点为:体重肢倦脘痞,舌质暗红,舌苔白腻;3.甘露消毒丹证的识证要点为:身热困倦,胸闷腹胀,咽喉肿痛,舌红,苔白厚或黄;4.蒿芩清胆汤证的识证要点为:寒热似疟,胸胁胀满,舌红,舌苔黄腻;5.温胆汤证的识证要点为:呕恶、心烦、不眠、苔腻;6.藿香正气散证的识证要点为:恶寒发热、恶心呕吐或肠鸣泄泻、舌苔白腻;7.补中益气汤证的识证要点为:体倦肢软、少气懒言、舌淡脉虚;8.参苓白术散证的识证要点为:饮食不化、脘痞乏力、肠鸣泄泻、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复合方证用合方

  小柴胡汤来自《伤寒论》,温胆汤来源于宋代陈无择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其组成为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30~5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功能为清胆和胃,理气化痰。本方用治胆胃不和,痰热扰动之虚烦不寐、胸满、口苦、惊悸或呕吐呃逆及癫痫等病证。

  如柴胡温胆汤从方证对应的角度分析,此方的临床识证标准为:1.枢机不利,痰热上扰清窍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舌质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弦、缓;2.枢机不利,痰热上犯心窍出现的心神不安、少言寡语、或哭笑无常、言语错乱、记忆力下降、失眠、纳差,苔白厚腻,脉缓或滑;3.枢机不利,湿热下注导致的经带异常;4.枢机不利,湿热阻滞胆腑所致的剑突下方疼痛或压痛,恶心厌油,舌质红,苔白厚,或薄黄、黄厚;5.枢机不利,痰热阻于胸膈出现的胸满胁痛、心烦胸闷,眠差,脉弦,心情紧张、忧虑,甚至恐惧等。

  简言之,本方所主证候,不论其来路如何,而其病机属湿(痰)热内阻,或影响胆胃,或上扰心窍、清阳,或使三焦不利。若见胃脘痞闷、胸满胁痛、口干口苦,舌红苔白或黄厚,脉弦或滑者,均可用其清热化痰、理气和中。

  如治夏某,女,68岁,2009年11月28日因“进食后胃胀数年”就诊。诉数年来进食不易消化,胃脘胀满,时有右胁疼痛,口中黏腻,口干喜冷饮,偶有头昏,睡眠欠佳,舌质红绛、苔白黏,脉滑。BP:110/70mmHg。11月20日B超提示:肝肋下1.2cm,右肾小囊肿。

  证属痰热蕴结胸脘,上扰清阳,方用柴胡温胆汤加味: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黄连10克,瓜蒌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夏枯草10克,郁金10克,川芎10克,苏梗10克,茯苓50克,7剂后胃脘胀满好转,仍有口干,小便黄,舌红苔白,原方加淡竹叶15克,滑石10克,7剂之后诸症好转,原方改用丸剂继续服用1月告愈。

  《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故在治疗脾胃病时,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酌加党参、茯苓、白术之类补气升清药,或佐柴胡、郁金、香附之类调肝升清药,并配伍半夏、枳实、沉香、苏子等和胃降逆之品,如此升降相因,提高了临床疗效。

  小结:所谓方证,是中医用方的指征和证据,也称为方剂主治。方指方剂、复方,证指证候。方证对应指一方与一证相对应,一方与一证相适应的状态。用方证对应的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辨证,即有是证,用是方。要运用好温病方证对应原则,首先是原汁原味地理解经典温病方证理论,例如方证对应原则中方证相应、汤证相应。其次是把握四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舌(脉)与辨因相结合,通治方与专治方相结合,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再次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心悟,寻找方与证的对应点以及方与病的契合点,明确方对证的作用方式及病证的内在联系,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

  链接

  吕文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梅国强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长期从事《温病学》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运用方证对应体系指导临床,对脾胃病的研究尤为深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