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丹溪心法》不出方名,仅说“治上中下疼痛”,《金匮钩玄》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称作“治上中下痛风方”。
《丹溪心法·卷四·痛风》:治上中下疼痛。南星(姜制)、苍术(泔浸)、黄柏(酒炒)各二两,川芎一两,白芷半两,神曲(炒)一两,桃仁半两,威灵仙(酒拌)三钱,羌活三钱(走骨节),防己半两(下行),桂枝三钱(行臂),红花(酒洗)一钱半,草龙胆半钱(下行)。上为末,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
立论依据
《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丹溪认为,人体气血运行,“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达到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易受寒热暑湿燥火六气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伤害,使气血运行失去常度,导致发病。
发为痛风,大多因为血分有热,血热犹如水气沸腾,此时受到冷水、水湿、凉风的侵入,以致“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血凝而痛作。寒属阴邪,故有“夜则痛甚”的特点。基于此,采用痛风方,祛风除湿,逐痰行瘀,清泻蕴热,温散通利,使上中下诸痛消除。
用药析义
分析痛风方用药,南星、苍术、黄柏用量独重,推为主药。南星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善祛经络骨节之痰,治风痰肿痛;黄柏泻火,燥湿,解毒;苍术燥湿健脾,祛风辟秽。苍术与南星同用,可使燥湿祛痰的作用得以加强;与黄柏同用,善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其余用药,防己除湿行水,羌活、威灵仙祛百节之风,白芷祛头面风。痛风之病已涉血分,多痰瘀交阻,用桃仁、川芎、红花活血去瘀,俾痰去瘀行,胶结得以松解,使疼痛缓解,病程缩短。桂枝连同威灵仙、羌活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用意在于流散寒湿,宣行通利。龙胆草佐黄柏泻火,神曲消中焦积气,顾护胃气。
《医方集解》对该方有很高评价:此治痛风之通剂也。黄柏清热,苍术燥湿,龙胆泻火,防己行水,四者所以治湿与热也;南星燥痰散风,桃仁、红花活血去瘀,川芎为血中气药,四者所以治痰与血也;羌活祛百节之风,白芷祛头面之风,桂枝、威仙灵祛臂胫之风,四者所以治风也;加神曲者,所以消中州陈积之气也。疏风以宣于上,泻热利湿以泄于下,活血燥痰消滞以调其中,所以能兼治而通用也。证不兼者,以意消息可矣。
现代研究表明,痛风在发病过程中多伴有炎性反应,血尿酸增高,而川芎、防己、威灵仙、桃仁、红花、南星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苍术、黄柏、龙胆草有抗炎作用,并能降血尿酸,这可能是该方治疗痛风取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