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 “消渴”等范畴。其病是在阴虚的基础上,由饮食不节、情志不调、房事不节、劳欲过度、热病火燥等因素引起阴虚燥热所致。中医治疗消渴证,注重整体调理,辨证施治,在治疗上强调阴阳平衡,坚持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病症,甚全不同的季节及生活环境,采取不同的治法和方法,如补肾健脾、调肝和胃、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或活血化瘀等。在改善症状、恢复胰腺功能、降糖及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面皆有一定的疗效,显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1.肺肾阴虚型:小便频数,腰酸耳鸣,身倦乏力,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或麦味地黄丸。
2.气阴不足型:口渴多饮,尿多,气短乏力,大便时干,舌质淡苔少,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可选用玉泉片、降糖丹。
3.阴阳两虚型:消渴曰久,小便频数量多,面色黧黑或苍白,浮肿,腹泻,阳痿,畏寒,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肾益精、阴阳双补,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龟鹿二胶丸。
除了传统的中草药外,针灸、推拿、按摩等在本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也起到一定晦作用。
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相对于西药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来说,降糖效果比较和缓,更侧重于增强体质和细胞活力,但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应用。 (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