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活血治颈动脉硬化斑块验方

浏览 7

西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弹性减低的原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前驱因素和重要病理环节,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因此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本病,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本病的早期治疗,可起到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医学虽无“颈动脉斑块”病名,但其证候则在历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多散在于“眩晕”“心痛”“胸痹”“厥证”“眩晕”“中风” “痰浊”“痰瘀”等病证门类之中。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黄帝内经》的膏脂学说是中医认识本病的重要理论依据。膏脂与津液同一源流,是津液之稠浊者,并能化入血中。若摄入过多,利用、排泄失常,均可使膏脂增多而为痰浊。痰浊阻于脉络,气机不利,久则瘀血内生,痰瘀胶结,留于颈部脉道,脉道狭窄,最终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致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胸痛、纳呆呕恶、肢体麻木、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等痰瘀胶结之证,血瘀既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故活血化瘀、通行经脉是本病的治疗关键,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此病主要是先天遗传、性格特点、饮食失节、情志过极、劳累过度等,导致脏气失衡,气机逆乱,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滞脉络所致。病机为肝热血瘀、痰瘀互结、导致脉络痹阻,故治疗当以清肝活血、化痰化瘀、通脉化浊,益气养阴。 张学文根据历代医家及自己多年临证经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化裁,自拟通脉舒络汤。药用黄芪3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地龙15克,川牛膝15克,丹参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该方具有清肝活血、化痰化瘀、通脉化浊、益气活血的作用,临床运用时常根据症状加减用之,气郁或痰湿者加郁金、菖蒲、僵蚕、胆南星、姜半夏、天竺黄、胆南星等;有头痛者去红花、桂枝,加菊花、蔓荆子、葛根、白芷、天麻等;肝阳上亢者去黄芪、桂枝,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珍珠母等,湿浊重者加茯苓、白术、薏苡仁、藿香、佩兰等,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柿蒂、旋覆花、代赭石等,便秘者加大黄、决明子、肉苁蓉、火麻仁等,抽搐者加钩藤、白芍、僵蚕、鳖甲、龟板等,失眠者加炒枣仁、夜交藤、柏子仁、合欢花。 典型病案 患者马某,男,56岁,2013年4月11日初诊。 患者主诉耳鸣30多年,伴头痛左侧肢体麻木1年。患者不明诱因引起耳鸣30多年未治疗,一年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眼花,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入院治疗。经治疗好转后出院,仍有上述不适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就诊。颈动脉多普勒示:双侧颈动脉硬化,右侧颈动脉可见一个16.3mm×2.6mm的硬化斑块。患者现头胀,右侧颈部血管跳动,头刺痛,头上易汗出,腰困,腿沉,食纳尚可,二便调,夜休可。舌暗红,苔薄白,舌下脉络迂曲,右脉弦滑,左脉沉细,测血压120/90mmHg。 张学文辨证为肾虚血瘀,治则为益肾活血。 用药:黄芪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天麻12克,磁石(先煎)30克,蝉蜕6克,丹参15克,水蛭5克,琥珀6克,茯神15克,炒枣仁10克,夜交藤30克,黄连6克,葛根12克,地龙10克,赤芍10克,远志6克,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咐其每日用药渣加水煎煮后泡脚1~2次。 二诊 2013年4月25日:病史如前,服药后病情进一步好转,原有症状,右侧颈部血管跳动明显缓解,耳鸣较前减轻,左侧肢体麻木,头出汗,腰酸腿沉,咽中有痰,量少色白质黏,口干苦,喜温食,二便调,舌黯红苔薄白,舌下瘀丝,右关寸浮略数,余脉沉弱。仍守前法,用初诊之方,去赤芍,当归,加川断15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0克, 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咐其每日用药渣加水煎煮后泡脚1~2次。 三诊 2013年5月9日:病史如前,服药后病情进一步好转不适症状大减,服药后自觉颈部血管跳动、发热、耳鸣、左侧肢体麻木等症状消失,腰困腿沉减轻,精神明显好转,咽中有痰,量少色白质黏,喜温食,手足冰,时有晨起腹痛欲大便,大便成形,小便调,舌黯红苔薄白,舌下瘀丝,脉沉细,左脉弦。仍守前法,用二诊之方,去益智仁,加生杜仲12克,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咐其每日用药渣加水煎煮后泡脚1~2次。 效不更方,后来继续上方稍事加减,持续调养至2014年5月13日已1年余,现已基本痊愈,复查颈动脉B超示:右侧颈动脉斑块缩小至10.6mm×1.5mm,无其他不适。


相关文章